君不见斩蛇剑上七星祥,杂厕琉璃五色装。开函拔鞘悲风起,精彩射人如雪霜。
刘生似是沛公后,腰间三尺芙蓉秀。佽飞何意得干将,渡江挥咤蛟龙斗。
琬琰朝持贯白虹,钩镡晚拭悬冰溜。赵客新携蚕璏来,生也貂裘脱相购。
佩刀鞞琫太室前,櫑具鹿卢大淮右。闻生嗜古以自娱,家藏周甗与商瑚。
?䵻横陈求款识,尊彝骈列辨形模。凤鸾漂泊山间策,螭虎纷挐石上趺。
拳科倒薤掩筠笥,水碧金膏沾绣襦。星罗月镜策府夕,烛银宛在阆风侧。
宝石图前匣自青,玉鸡池上珠犹赤。鲁相七枚先有书,安期千岁空馀舄。
担簦蹑屩双璧还,如意出地胡琮识。生操宝剑时独弹,剑鼻吹之觱篥寒。
策勋云倚崆峒上,起视北斗斜阑干。荧荧我亦旁睥睨,天子待汝鏖皋兰。
丈夫何事老笔砚,酒酣上马趋长安。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妾心非朝露,不为白日晞。芙蓉负霜死,不作浮萍移。
寒苦四十年,春阳无见期。伯姬蹈汤火,高行毁容辉。
百尔君子怀,两髦怜我仪。有腼未亡人,敢当称寿辞。
所愿为蜉蝣,泉下早同归。
我去长沙月馀日,武昌乱作如儿嬉。使我率师下金口,举手扑灭何能为。
与君分袂初不料,陵迁谷变天一涯。出奔歇浦实异国,七年相见嗟孑遗。
偷生日久空自恨,春秋不作宜无诗。同年屈指六七子,吉甫壮烈尤可哀。
辱君见称我滋愧,共厉晚节毋诡随。
江表风流辱宠临,青山无恙只如今。高陵云合遗金化,秋浦凉生古玉沈。
吏散图书斋阁静,公馀女乐后堂深。题诗石壁山灵护,莫遣春风薜荔侵。
穆穆圣王,体此慈仁。友于之至,通于明神。游宴绸缪,情恋所亲。
薄云饯之,于洛之滨。嵩崖岩岩,洪流汤汤。春风动衿,归雁和鸣。
我后飨客,鼓瑟吹笙。举爵惟别,闻乐伤情。嘉宴既终,白日西归。
群司告旋,鸾舆整绥。我皇重离,顿辔骖騑。临川永叹,酸涕沾颐。
崇恩感物,左右同悲。
东南财赋区,江淮实渊薮。挽粟输神京,贡琛会九有。
河伯效厥灵,恪如奉官守。如何神尧世,降割灾畎亩。
我来经兹土,不忍重回首。四望尽洪流,莫分培与塿。
鹳鹤失低巢,鼋鼍窟高阜。狼籍纷鱼虾,颠连殃鸡狗。
萧萧芦荻花,其下惟井臼。茅屋或露尖,稻陇多悬罶。
舟行改故道,蒲帆任风走。行旅但张目,长年亦袖手。
嗟此一方民,几得耕千耦。筑塞兴大役,愁夫复愁柳。
蠲赈荷皇恩,严纶戒箕斗。勖哉奉行者,人事思引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