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959-993),字叔灵,祖籍南阳(《南阳集》卷一《后感知赋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据《宋诗纪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授庐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阳集序》)。其后以孙赵抃贵,追赠司徒。湘之文扫除排俗,有孙、李遗风。赵湘诗风骨苍秀。
舟楫归从桂水湍,多君持赠玉琅玕。逢人真信成龙易,有实方知集凤难。
数点迷离尧女泪,一溪烟雨子牙竿。年来老脚差能健,从此登高得羽翰。
恤祭阴孤饭满筐,抛遗尘土杂馀粮。可怜南邑珠同贵,莫贷监河半粒偿!
朱张死去十年过,海寇凋零海贾多。南风六月到岸酒,花股篙丁奈乐何。
我家近东城,南湖屡尝游。往时古堤岸,路暗行人愁。
棘篱蔽荒圃,狸鼠呼啾啾。好景岂终废,发见端有由。
张公山西将,帷幄久运筹。晚岁倦征讨,雅怀在林邱。
人方弃不取,公乃得所求。除治见佳趣,经营出奇谋。
竹窗清景乱,梅轩暗香浮。中间溪风亭,峥嵘跨碧流。
虚檐极宏敞,坐见群山幽。终夜自泠泠,六月长飕飕。
荡漾月波起,飘急云霭收。旷然天宇间,清思何悠悠。
高朋几还往,玉斝时劝酬。相从同一醉,庶以消百忧。
羡公强健身,万事心不留。独爱池馆闲,永日尝休休。
公才自无双,何用叹不侯。试访旧识中,此乐宁有不。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厉王出居彘。宣居襁褓里。
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