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汝何人,治邦三月称明神。我有牛羊,贼不来掠。
我有禾黍,人不敢割。昔我无衣,今有裤著。我思礼拜太守,太守不见怜。
但闻太守身姓边,紫髯广额耸两颧。太守出门,四牡骙骙。
后拥皂盖,前导两麾。行者尽辟易,居者不敢窥。旁问太守胡所之,云访城南皇甫规。
把剑欲一舞,援琴思一弹。弹协太古心,舞激壮士肝。
弹舞非衒技,深愧相知难。出处分已然,中道敢不安。
但恐韶光迈,清霜殒丛阑。所以陋鸡栖,梳刷排鹓鸾。
云霄一展举,九万凌风翰。昔似丹穴雏,志薄金琅玕。
今同涸辙鲋,鬐鬣摧泥蟠。吐沫不自濡,引领空长叹。
至人倾天瓢,何吝一滴悭。毋令东海若,惭绝西江澜。
东方日初出,草树何青青。乌雏哺其母,散乱林郊坰。
其母得所饲,哑哑振双翎。其雏远衔饵,翅短来去轻。
绸缪报深恩,眷顾存至情。我行忽见之,感叹涕泗零。
有亲不能养,在世徒营营。羽族尚能尔,况我万物灵。
低头拜乌雏,愧汝曾参名。
玉仙曾此驻云车,日薄窗纱映雪肤。七字天书人不辨,定知玄女手中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