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十幅澄江练。袅香丝、文心一缕,惊才绝艳。出水芙蕖生梦颖,丰致嫣然初见。
恰又似、朝霞舒卷,张绪风流标格好,比垂杨、一树灵和殿。
眼灼灼、更如电。
思骑黄鹤寻仙眷,诉喁喁灯前才子,泪痕清泣。怪底风人俱善感,各带一分哀怨。
记当日、春蚕丝缠。剪彩裁云工绮语,把鸳花、金粉思量遍,成往事、说来倦。
老来无计了残年,只有欢情寄酒边。歌舞借看真达士,忍将朱户锁婵娟。
绣毬春晚欲生寒,满树玲珑雪未乾。落遍杨花浑不觉,飞来蝴蝶忽成团。
钗头懒戴应嫌重,手里闲抛却好看。天女夜凉乘月到,羽轮偷驻碧阑干。
远天如梦,恁荒寒、点出碧芜村。依约江南归路,昨夜逗春痕。
报与枝头消息,问窗前、小立几黄昏。料空山孤鹤,月明无主,独自守柴门。
数遍旗亭长短,向天涯、我亦怅离樽。直待东风人日,清怨与同论。
纸帐朝来依旧,怪石肠、不似旧温存。莫图中回首,关山容易笛销魂。
水明楼外柳阴森,高士栖迟不厌寻。海内干戈方扰日,天涯兄弟此登临。
月华空照当筵酒,羌笛谁吹塞上音。徙倚危栏西北望,悲风凛凛起寒林。
拒霜开欲尽,草阁已深秋。物色时俱化,年华水共流。
庭螀寒入户,寒雁晚横楼。知己何寥落,清灯感旧游。
皇汉声歌喧脞录,古愁奇泪转难禁。学魂念子孤燐动,病肺嗟予内溃深。
微命天方讼文字,中原人渐瘁呻吟。秋风眩转无穷梦,一一慈悲入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