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徊翔久,层巢返哺频。
九雏依百峙,三足托重轮。
声为空营乐,心因止屋驯。
夜啼休度曲,丹白瑞无伦。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猜你喜欢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
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
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
闻道名都行有期,依然想见昔游时。
寒光一曲秋河转,翠领三条夕照移。
孤竹旧风民有让,重华余教俗无疵。
不须到日方登历,已在君家十二诗。
翩翩曾公子,子猷定前身。
嗜好准畴昔,了然不缁磷。
寄食平准官,植竹当比邻。
朝与竹相对,暮与竹相亲。
安可一日无,此君真可人。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荅春风。

一夜响萧骚。玉碎珠跳。打篷声急浪花飘。比似芭蕉窗外雨,分外魂消。

孤客太无聊。短鬓空搔。一灯明灭映船梢。今夕杭州应有梦,隔住江潮。

买茶雨后来山寺,乍启虚堂意界宽。修竹连墙邀雪净,高橼一树破僧寒。

闻钟渐觉安心竟,出谷方悲值世残。无用传衣参佛祖,梦魂应绕白云端。

眼缬迷烟,唇朱缀蜡,依稀光透帘幕。乍疑锦羽衔来,未许绀纱障却。

娇春稚蕊,有归院、金莲人约。向夜阑、小簇疏红,怡认半簪梅萼。

试照影、一枝暗托。待破冷、数椒尚弱。任他芳信天街,二十四番唤觉。

阳和未准,但背倚、银屏斜角。尽化作、粉翅双蛾,飞趁玉堂铃索。

西郊窈窕凤皇台,北渚平明法驾来。匝地金声初度曲,周堂玉溜好传杯。

湾路分游画舟转,岸门相向碧亭开。微臣此时承宴乐,髣髴疑从星汉回。

游人及丘壑,秋气满平皋。路积康成带,门疏仲蔚蒿。

山明云气画,天静鸟飞高。自有东篱菊,还持泛浊醪。

茅檐不动晚风微,独对炉烟枕半攲。惟有多情沙上月,依然青琐照人时。

峭径入苍烟,他山尽一拳。
上盘朱鸟翼,中寓漆园仙。
清可携壶赏,凉堪拂石眠。
九疑生接境,曾此按薰弦。

清宵游桂馆,灯影散红云。手拂芙蓉露,香沾翡翠裙。

木落空山霜露寒,却驱羸马傍长安。
君看仕路风波恶,孰与严陵七里滩。

泉声何砰訇,石骨自坚瘦。泉飞石亦飞,直挟风雨斗。

石劲不能敌,云根穿欲透。长桥亘如虹,雪浪喷岩岫。

作势腾白龙,余音震飞狖。何人劈双峡,注此一线溜。

幻作千百折,恍觉波涛骤。停鞭一延伫,奇景实罕觏。

阴寒逼毛发,对此不敢漱。

几疑银汉馀波溢,浪衮黄金砌畔泉。

玉纤间捻花间集。赤阑干对芭蕉立。
薤叶晚生凉。竹阻移小床。
拗莲牵藕线。藕断丝难断。
弹水没鸳鸯。教寻波底香。

问法穷因归何处,黄河透过碧波澜。须知云外千峰上,别有灵松带露寒。

枯松下,盘陀上,独坐大方,横按拄杖。谓是应庵,无恁相状。

谓非应庵,谁肯归向。分付祖道,试自定当。

玉洁冰清五十六,北山草木亦含芳。自如胡李堪同传,璧合珠联有耿光。

杖策耶溪寺,风流忆晋唐。
门深云未散,梁古帖犹香。
晚翠千峰远,春深一涧长。
徘徊松影下,觅句向斜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