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

礼足一垂泪,医王知病由。风萤方喜夜,露槿已伤秋。
顾以儿童爱,每从仁者求。将祈竟何得,灭迹在缁流。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越娥红泪泣朝云。越梅从此学妖颦。腊月初头、庾岭繁开后,特染妍华赠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报道江南别样春。

牛女是谁传,灵桥不待船。昔年曾此渡,每渡似初年。

此夕须停织,何人更服牵。星期无了日,河水尚依然。

岁晚长疏隔,人间早弃捐。瑶池人独处,搔首待君还。

西麓与东峰,前缘得二翁。
雅心千古上,慈汗一尊同。
猛省尘埃梦,饱参松竹风。
黄绮在何处,我欲问冥鸿。

北雁来南国,依依似旅人。纵横遭折翼,感恻为沾巾。

平日谁能挹,高飞不可驯。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

二月向杭州,何人见独游。犹能轻世事,日日醉湖楼。

正喜漏沉宵静,陡送繁声到。琤瑽不是先时小。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

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

风声暴。雷声旋绕。蝶梦惊回悄。桃笙竹簟寒生峭。

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

盛冬十一月,调笑酒垆傍。玉壶出纤手,索女弄丝簧。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河水西边万木群,三间茆屋祀真君。仙家阒静无尘榻,自扫青苔坐白云。

野人居处绝纷哗,芳楥疏篱八九家。昨夜山中风雨急,晓来门巷扫桐花。

客来自吴土,示我吴侬言。吴侬岁苦水,谓是太湖翻。

太湖四万顷,三江下流泄。疏瀹久无人,?污与海绝。

东风一鼓荡,暴雪如颓城。屋扉蚌蛤上,畦畎鱼龙争。

嘉种不得入,种亦悉烂死。民事何所成,食天俱在水。

富豪仅藏蓄,官府更急粮。贫窭徒艰馁,妻子易徙乡。

散行向淮壖,随处拾稆粟。虽然远乡土,恐可完骨肉。

东吴本富盛,数岁偶彫残。世非欲茧丝,官曷任虎冠?

国家自充实,财赋有渊薮。给复当我及,安宁到鸡狗。

何人讲平准,何人议河渠。荒政固有典,水利复有书。

龙蛇方未驱,鸿雁尚在泽。纵令可还定,何计免沟壑。

何时水幸退,我得刈稻禾。水退泥尽出,草屩更捞虾。

我思告朝廷,来岁不可待。毋庸水争地,便放江达海。

客今听我言,我欲解侬忧。所争但一水,民气庶今瘳。

自从唐季来,吴越无兵械。至于宋南徙,淮蜀此都会。

大田连阡陌,居第拟侯王。锦衣照车骑,玉食溢酒浆。

居然甲东南,遂以侈济侈。掊克自此多,彫瘵亦以起。

天宁不汝恤,有此水潦淫。要令沃土瘠,民得生善心。

岂惟生善心,且用戒掊克。采诗观民风,愿踵太史职。

亲庭遥望属坤隅,凭子还家与说吾。为道江南足鱼蟹,乡来不复似臞儒。

层墀班序列华绅,万岁声中八宝陈。映日浮筠声黼座,如虹佳气绕枫宸。

珍符休显光图牒,惠泽汪洋浃士民。天佑圣神方锡羡,从兹诸福与诗新。

作尉穷谷僻,官高何足论。
温温有风味,忆昔李公存。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香垆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著丛筱。

群山历历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东方生,能直谏。守法度,黜靡曼。何物卖珠儿,敢容宣室宴。

辟戟陈词意气雄,侃侃尚有先臣风。不见申屠嘉坐丞相府,执法犹能困邓通。

一月林中不裹巾,得钱沽酒未知贫。
樵夫相见漫相识,除却青山无故人。

两楹梦断坏梁木,天出斯文生宰木。翳云拥雾二十里,虎踞龙蟠泰山足。

道德仁义为根株,礼乐枝叶光扶疏。芘荫百代吾道尊,户有弦诵家诗书。

中间杨墨常蠹食,重欲剪伐逢老释。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孟韩力。

年来旦旦加斧斤,干为扂楔枝为薪。知音抱去甚泣玉,观者掩面如悲麟。

大横庚庚紫蛇腹,手板沾恩照绯绿。老儒扶藉见圣人,岂并枯藤与桃竹。

斯文将坠吾道亡,不绝一线甚滥觞。岂为区区徇枯木,亦如告朔存饩羊。

孔氏家庭手植桧,楷树相望阅千世。乱来秦火几番烧,土黑灰寒共憔悴。

灵光殿基秋草深,牧童相唤穿坟林。青蛙乱聒颜氏井,饥乌落日啼白禽。

佩玉长裾新进士,回视诗书等閒事。赭袍白马飞将军,阔剑长枪不识字。

中原惨惨无神灵,白骨蔽野无苍生。只知下石谁手援,老夫有泪洪河倾。

皇极厄会数流血,谁与澄清倒溟渤?摩挲东家扣胫杖,拂拭囊中击蛇笏。

会当立圣蠲祆昏,鞭击鱼龙起春窟。

飘飘黄叶坠幽庭,万里无云宇宙清。
飒飒凉飚生户外,韶阳三句转分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