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经大理叔和使山东

使车乘晓出都门,东去关河春色繁。草遍王程驰白日,花深官舍闭黄昏。

灯前独检于公传,海上还分孝妇冤。应待高秋登日观,满山松桂一开樽。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你喜欢
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缈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
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心、花前友。
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长头拂石带烟雨,
独立空山人莫知。攒青蓄翠阴满屋,紫穗红英曾断目。
洛阳墨客游云间,若到麻源第三谷。
佳人一往兮不来,国为墟兮莫知。
侬自守兮谁依,俟河清兮几时。
怅姑苏之崔嵬。
休言无地起楼台,十个花窠没处栽。
东近比邻西近水,且教红白面墙开。

曾向洪崖乞大还,朅来烟火混人间。几回掷剑横青海,一笑携瓢挂碧山。

煮石似应消壮气,斫苓尚欲壮颓颜。峰头紫气朝如盖,为问犹龙可渡关?

豪气君未除,长啸轻远游。虽为辽海客,不识边城愁。

青丝玉壶银凿落,中宵坐我碧油幕。海风吹天星动摇,边色横烟月澄廓。

倚笛频惊出塞声,衔怀尚拟华年乐。黄龙东望沙茫茫,黑林树色参天长。

此行应痛永垂别,他时相忆徒慨慷。爱君且复饮君酒,庭树摇摇挂珠斗。

梦去难攀鹤市花,醉来聊折龙城柳。眼中万事尽飘蓬,尔我安能日携手。

故园何处五湖滨,难后逢君意转亲。谁怜玄菟城头月,泣尽黄公垆畔人。

秋水自生幻,海若安措手。惊雷砑雪狮,万首敢先后。

山窥本避濡,俄惊足下吼。老壁拍波尘,千仞落衣袖。

望穷不见外,潋滟明灭久。人天俨未消,劫火烧宇宙。

往昔每一凭,恐怖经句昼。那知迫视怪,其怖应不朽。

岂惟我恐怖,天地亦应有。景往目既迁,恐怖亦却走。

长松落落多奇节,冬无雪霜夏无热。
根头更有千岁苓,知谁可语长生诀。

海上闲云,缘底事、误来京洛。向金门索米,玉阶持橐。

髀肉晚销燕市马,乡心秋冷扬州鹤。问英雄、广武近何如,浑闲却。

鸡一肋,蜗双角。空竞逐,终消索。尽浮沉诗酒,任天安着。

海上文章苏玉局,人间游戏东方朔。看儿曹、得意不寻常,非吾乐。

金虎咆哮金马传。金公重九撒金钱。金风过处舞金钿。金地遍成金*泛。金音折得步金莲。金盘里面献金仙。

雪浪翻空,银涛拍岸,柳阴不解兰舟。顾影骄骢,几回踠足临流。

倦怀桑下贪三宿,况关心、丽玉箜篌。慰离情,一水盈盈,多幸天留。

寻诗待赴旗亭约,奈黄梅暗雨,懒试清游。香润红绡,从看纨扇都收。

消魂桥上西风早,怕明朝、吹换凉秋。望京华,芳草天涯,何处高楼。

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禁脔酷思浓鹿汁,香蔬久厌小儿拳。龙冈采得班龙尾,一串穿来寄玉泉。

汉渚水初绿,江南草复黄。日照蒲心暖,风吹梅蕊香。

征舻舣汤堑,归骑息金隍。舞观衣常襞,歌台弦未张。

持此横行去,谁念守空床。

虎丘奠,西师安。念越栖,稽山完。国既逊,无胥残。泰伯祠,在江干。

过禹穴,碑勿欢。

春草湖头春日晖,苧萝山上白云飞。行人莫听鹧鸪怨,陌上花开缓缓归。

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
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轻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
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之名儒,邑之司训。大道远探,木铎宏振。所存者恕,用罔弗臧。

所积者善,后宜益昌。

锦字龙梭织锦篇,凤皇文采间非烟。并他时世新花样,虚费工夫不直钱。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阳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