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西行日光断,一松如龙黑天半。松根一龙干九龙,欲攫台殿凌虚空。
虬枝北出风力驶,五里亭边落松子。苍然一顶常宿云,巢鹤不敢呼其群。
枝蟠入石石不知,石窾常见生灵芝。年深力厚触山破,根断犹穿北山过。
客行破晓即看松,高下楼阁清光中。南枝迎阳日气浓,北枝腊雪犹未融。
倦时眠松根,醒时看松色。山僧爱松亦如客,隔岁松花饷人食。
一株旁倚态亦奇,偃盖静觉春阴移。复有一株云气重,一风微吹干俱动。
其余八九纵复横,倾耳总作龙吟声。初唐武德至今远,山古寺古涛声平。
我留三宿非爱山,松下百匝偏忘还。君不见看松如我亦无两,黄海终南各千丈。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戎虏行当剪,鲸鲵立可诛。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从来尼父欲无言,须信无言已跃然。悟到鸢鱼飞跃处,工夫原不在陈编。
书之有古篆,文之有六经。秦汉而下浸以徙,隶学基路生重扃。
其閒述者亦世出,牛蹄之水才一泓。先生之志在复古,胸中直气何森森。
独乘骐骥追大朴,执缚浮锐攘欃枪。手中一笔千万变,天风号令驱雷霆。
蛇蟠蠖屈体既具,鹗立虎视势乃成。刚柔伸屈有常势,天地之道阳与阴。
杰然出者其势耸,岳仞五千磨太清。盘然屈者非一屈,黄河九折来沧溟。
庞然一画势自若,老将坚卧中军营。至于一点亦有象,地丘人目天之星。
先生大体贵淳古,轻轻重重齐权衡。周家太师负黼扆,高冠大旆朝王庭。
唐虞二帝正揖让,皋夔稷契环两楹。圣人作乐有大本,剔抉淫卫完古音。
大匠作室以规矩,悉去臲?除斜撑。专车骨节世不朽,今乃一纵而一横。
巨灵以手遏大难,印入山骨磨不平。雄恢严毅不可犯,手中常握十万兵。
信乎创字自有说,宜必象形而象声。天地之大有万象,万象不能遁其情。
呜呼篆法乃如此,大哉刚健纯粹精。走兽之类为麒麟,飞鸟之类为鹪鹏。
蹊径之类为大路,垣墙之类为坚城。以德论之为圣人,以法论之为朝廷。
傍睨众字乃可笑,太山之重鸿毛轻。亡国之主好逸豫,儿女子辈多骄淫。
圣人之后惟孟子,古篆之后唯阳冰。金浑玉璞天下宝,嗟乎世俗多聋盲。
欲行古道世辄笑,欲言古学世辄惊。志之所之在一赋,斗筲之器徒易盈。
雕虫篆刻满天下,不矜实行矜虚名。六经尘土塞高阁,圣人之道成坎坑。
况乎古篆固可弃,胡为独好于先生。
牛山兮鸮林,材充兮培深,彼薮泽兮大狝禽。于乎!
穷檐短景兮身衰遐心。
一室斋居候,清明裕素心。惟□香几度,直觉妙堪寻。
静里真诠语,环中秘缔深。澄怀起浅见,爽气涤烦襟。
恍视游兰径,还同步桂林。前庭方上月,别院暂停琴。
宝篆潜增袭,尘缘淡不侵。欣然逢圣世,翘首共倾忱。
九鼎皇舆建,三灵帝力匡。要荒图物急,岳牧贡金忙。
开泰除魑魅,收功作纪纲。夔皋扶日月,益稷致囷仓。
昨者灾频降,黄熊罪益彰。旻天号殛羽,金简觅多方。
原陆龙蛇起,田园稼穑荒。逆行真泛滥,迁次更仓皇。
木杪为巢住,云端筑窟藏。每嗟昏垫苦,久怯浪涛狂。
四载乘须早,经年室并忘。新婚唯癸甲,旧绩自岐梁。
有子呱呱泣,滔天俋俋防。履遗无暇顾,衣薄有何妨?
腓胈凋将尽,躬胝冻欲僵。偏枯留跛足,怪石弃馀粮。
洚水中流柱,玄圭庶事康。苍生鱼已免,乱国项犹强。
逆命苗顽叛,遗弓帝子伤。苍梧愁泣舜,桂水咽通湘。
毅魄何人继?灵旗竟日翔。修文干羽舞,仗钺股肱良。
异类终怀德,劳谦始制刚。戈鋋从废置,妖孽自销亡。
力战非吾事,推诚是所长。危微心见道,勇猛志垂裳。
开辟回天地,朝宗拱庙堂。万邦供鸟兽,九译献琳琅。
鴂舌欣相戴,雕题喜未央。今来遗庙内,再拜故陵傍。
窆石穿虽断,梅梁抚尚香。湖光围越绝,鸟影度秦望。
偃蹇经霜柏,檀栾映雪篁。岚漪交错碧,屐笠探寻凉。
伏腊舟车集,馨香俎豆尝。冕旒纷飒沓,旌旆下焜煌。
咫尺天威近,千年宝历昌。华勋高北极,圣德起西羌。
操耜开先代,留谟与后王。还将岣嵝碣,长立越人乡。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