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
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玉笛西风发。送宾鸿、一城砧杵,千门宫阙。秋满桑乾沙岸曲,曲曲芦花飞雪。
又报到、今番圆月。羁宦薄游俱失意,诧长楸、衣马多如发。
空刺促,贝刀末。
小山丛桂难攀折。眼中过、纷纷项领,汝曹何物。只有穷交堪对酒,况是江东人杰。
任夜夜、兰缸明灭。作达狂歌吾事足,问人生、几斗荆高血。
行乐耳,苦无益。
巨浸波涛岂易凭,每因沮洳见丘陵。不堪井邑频移改,耐可河堤善溃崩。
淮水九秋仍未减,楚人三户竟无增。艖符辗转王程急,愁绝孤舟风雨凌。
残月疏星曙渐分,华鲸乡处隔松云。旅途惊断行人梦,野店鸡声次第闻。
一榻陋容膝,老身兀枯株。淹留恒鲜悰,况兹岁云徂。
儿女虽苟完,丧乱多异居。同也久乡曲,奔走一饭驱。
凤也妻女累,近亦反故庐。拙谋康最少,甥馆横溪隅。
阿巽孀七载,忍弃吴氏孤。靓家食指繁,绩纴勤养姑。
市廛病株守,环偶锥刀趋。顾我此相守,出入孙符俱。
孩乌颇机警,戏弄聊与娱。止酒动经年,宿病无由祛。
晚餐率减半,夜枕气始舒。宴游多却避,礼节那能拘。
亲友既少存,存者亦暗疏。骎骎齿发敝,勉勉筋力馀。
抚事百感集,来岁知何如。存亡且未测,艰苦焉足虞。
骨肉姑眼前,开怀尽斯须。地炉熟春茶,明烛散郁纡。
忽忆孤山梦,风雪随吟驴。梅花千载心,皎若沧海珠。
服之配明月,阅时终无渝。
长堤垂遍柳千条。是情苗。是愁苗。恰似盈盈,十五女儿腰。
转瞬絮飞春欲晚,更无奈,送行人、向灞桥。
灞桥。灞桥。尽魂销。风又飘。雨又飘。绾也绾也,绾不住、离思迢迢。
归梦无端,暗逐广陵潮。愁缕情丝拌割断,还只怕,没并州、快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