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王长

唐李煜,蜀孟昶。可惜覆国迟,不作降王长。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一县繁花香送雨,
五株垂柳绿牵风。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舟回北渚经年泊,
门接东山尽日登。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傍雨移梅趁小寒,探春几度独凭栏。不知冷淡缘何事,偏得幽人带笑看。

卢橘花残细细飞,满枝晴日闹蜂儿。
霜余有此香无奈,合与称题赋小诗。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声声血泪诉沈冤,啼起巴陵暮雨昏。只解千山唤行客,谁知身是未归魂。

泥涂身事苦,行止自难持。春雨迷台路,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传说数番疑。夙昔风期在,青镫或见之。

伏波铸铜柱,归车得谗构。马殷无功德,天以湘潭授。

酬勋在千年,毋乃是华胄。士愁一角蛮,岂如徵侧富。

不为锦溪长,甘作辰澧寇。盗用盘瓠兵,敢与九龙斗。

僣伪当盛时,材力每雄厚。梯栈破溪塞,焚林缚猿狖。

五姓跪饮血,求誓仅自救。王曰与尔盟,鬼神质诅咒。

伏波文学博,四羊印曾奏。当年若勒铭,定能正苍籀。

天策十八人,无出宏皋右。雄文与功称,所学亦不陋。

赤堇丈二尺,凿字硬且瘦。惜哉猳掉尾,蛮烟蚀银镂。

前年有苗格,露布出云岫。拓本来军中,南昌辨其读。

史校薛欧阙,跋订吴朱谬。吾祖昔征苗,午夜挥兵走。

十战九洞中,碧血染袍袖。此柱当战垒,刀镮或亲扣。

挟册三摩挲,仰视日中昼。

秋阴惨淡天如墨,城头角声初起。野水长桥,炊烟小市,鱼尾断霞成绮。

羁愁未已,怕土锉荒凉,夜长难睡。人影幢幢,一行清露晓风里。

分湖紫蟹正美,桃乡新稻熟,流匙香细。白雁纵横,黄花烂漫,还忆离亭曲子。

行縢漫试,便脚底匡庐,不如归计。霜冷吴枫,扁舟栖暗苇。

袭庆名臣胄,栖身世隐堂。
忧时多鲠论,疾恶见刚肠。
仿佛商楹奠,凄凉汉署香。
老成无复见,雨泣路人伤。

芳草生烟横野渡,绿到春山,山色深于树。离恨年年萦别绪,桃根桃叶秦淮路。

眼底韶华容易度,燕子斜阳,说与归期误。婪尾余花春已暮,柳丝不解牵伊住。

濠泗蒙恩得放回,牡丹犹寄旧亭台。忽惊花向腊前发,却是春从天上来。

欢动山城传好语,兆徵幕府得良才。灵根自是南方种,只合移归上苑栽。

朝牧于林,暮钓于溪,吾何忧而。

轻盈舞袖绾双鬟,洗盏殷勤劝小蛮。含恨低翻旧时曲,一声声是念家山。

历历关西痛,言之不忍详。因君来歙浦,触我忆枞阳。

语少衣多涕,愁深夜更长。遗书谁护惜,终古此牵肠。

破晓樯竿插钓矶,一生几度扣禅扉。
心如尊者岩中定,身比涪翁僰道归。
阅世云藤那解老,近人空翠欲成围。
只怜岁晚龙方卧,不放银涛百尺飞。

销尽铅华自可怜,樽前歌舞总寒烟。虎丘冢冷馀青草,燕子楼空委翠钿。

风过竹声疑解佩,春传莺语想当筵。芳魂东逐罗浮近,一枕梅花入梦仙。

三白岁可期,一饱分已定。

万事须年少,问人闲,奇才几辈,儒冠误了。今日披图思壮志,莫讶轻年玉貌。

信别有,英雄怀抱,万里关河撄世变,愿长缨,请得论功早,班定远,众倾倒。

中原久幸欃枪扫,忆当时,江南营垒,马腾士饱。同学几人矜捷足,鹰隼高淩秋昊,剩铩羽,归飞倦鸟。

生恨毛锥成底事,尽十年,低首云闲道,头秃也,中书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