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城东戚贵诸里第

复道当年驻五侯,家家红袖拂箜篌。屏移凤蜡青烟冷,人去章华皓月流。

垂柳依然临绣户,玉骢无计问高楼。重来江令头先白,不待言愁始欲愁。

  龚鼎孳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猜你喜欢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亭亭秋水芙蓉。翠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
天机畔。云锦乱。思无穷。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

兰亭人寂几何年,著我糟丘亦冗员。寻访雪溪无酒债,主张禊帖有诗权。

千岩秀处书如堵,五月凉时藕似船。只么拍浮真足矣,底须妄想到花边。

彼幽人兮何所思,忧耿耿兮天一涯。举家亲属散百草,关山万里难追随。

更长不寐听鸣柝,寒风萧瑟如凄悲。安得此身有羽翼,脱然避地能孤飞。

中宵起坐待明发,悄悄侧身听晨鸡。

冉冉东风春乍回,睿思宣入禁中来。
忽参鼻观清香彻,殊喜一庭都是梅。
花底班行锦样明,中閒宁少紫青人。
更无入诵成都赋,拟抗声来问大钧。

三年佐邑有清名,来往人传不负丞。寄语乡闾莫轻看,官卑终不忝西平。

怪石参差筑作台,冰纹疏密上阶苔。请君亭畔时删竹,城外山光要入来。

太平儒者好吟诗,鼓腹而歌事岂违。顾我才华常患少,喜君辞翰动而飞。

不忧陋巷箪瓢罄,惟恐兰亭唱和稀。更约山翁同一醉,梅花将谢燕将归。

心事无端重郁纡,更看寒燕引双雏。世人不戒前车覆,浪说程婴可托孤。

白月青莲社,文星远聚奎。
长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峦色三台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须会女,张鹿不躔氐。
明圣依才子,清光鉴羿妻。
占应传太史,道或问王倪。
虎观高呈瑞,明堂上布缇。
闵吴通寄象,汉魏忘筌蹄。
反坫提牛耳,流芳抉麝脐。
坛中夸倚马,云外唤驱鸡。
士行标银管,朋簪合玉笄。
葱裾看楚楚,珠履亦媞媞。
各上登仙舫,都升取月梯。
当筵虹气绕,摇笔日华迷。
多尔词连郢,偏予懒似嵇。
空山知隔世,幽径不成蹊。
人语惊同狖,仙方未化羝。
疏狂憎眼白,沉瘵恨形黧。
剑匣还诸将,诗囊脱小奚。
书将焚石砚,药每进刀圭。
月殿俄招入,瑶田忽梦犁。
中秋张宝镜,大睡揭金鎞。
放舸飞青雀,横霄截素霓。
篁开天浩荡,萍集水排挤。
乍见欢初识,重逢意转凄。
艺林聊逐鹿,皇路恐歌骊。
特达罗璋玉,尘挨侧甑窐。
肯来非偃蹇,早至任提撕。
贯斗抛槎蘖,凌云舍曲枅。
时情讥廓落,交道愿深缔。
便附追风骥,惭为尺泽鲵。
逍遥出严户,唱和沸螗<虫弟>。
竞说船邀客,翻成车载鼷。
芙蓉差薛荔,萧艾杂丹荑。
东鄮瞻眉彩,西吴让齿齯。
幔亭来羽服,桂艇隐芳袿。
玉俎红虬脯,雕盘苍鹿臡。
牵丝和藕汁,腾馥脍橙齑。
绝粒杯余,长斋匕进篽。
祥风欣习习,吉事正折折。
商祝烧罾缴,西慈折箭錍。
列笾仍割席,净几复吹軿。
佛大三灾离,王明五福禔。
无天飞羽爵,有室贮空<卑瓦>。
茶灶烟留浦,行厨火照烓。
菰香登碧沚,芹冷到青泥。
享共伊蒲馔,希传芝术畦。
冲风穿绮縠,击浪碎玻璃。
荇乱沉云绿,芦寒觉雨澌。
锦塘飞盖荫,绣陌紫骝嘶。
醉客争呼雉,渔童巧置罤。
遥江闻白马,隔叶尚黄骊。
渔市忘暄杂,村家想勃谿。
桥车迎藓合,墩酿带花赍。
游侠夸银勒,婵娟敛象篦。
荷枯愁委盖,杨老叹生稊。
兰桨金沙倚,花门翠袖携。
笑陈青玉案,齐拍白铜鞮。
彩烛融珠凤,红英拥木犀。
儿童窥野竹,乐部戏园梨。
越调时分队,游缰半倚籥。
主人犹按节,年少慢相诋。
朗阁明朱黛,深岩答鼓鼙。
优昙停佛曲,烟树倏乌啼。
轮转清虚府,光含桃李堤。
辉辉掩蟾兔,皛皛误凫珣。
露重沉丹幌,绳移揽赤绨。
中宵捐梦寐,午夜失昏黳。
藻艳开笺素,锋寒莹祼鹈。
玄珠投赤水,毫相涌招提。
极浦回霜练,高亭覆雪膋。
孤山迷放鹤,鹿苑恍惊麑。
榆白金天晓,枫青霁色{雨夷}。
夜光仍结佩,流火复生锑。
斜汉倾幽渚,凉云锁碧闺。
芸来台上妾,娥影水中捴。
纷逐乘鸾伎,闲销吐穗猊。
锦心人共剖,月胁孰能刲。
韵借吴仙谱,歌分子建题。
家家丽东壁,小小忆南齐。
伐木思嘤啭,编苕类滑稽。
雅宜师杜甫,险欲逼昌黎。
大笑方为道,知雄未是谿。
喜新硎发刃,难解佩多觿。
结好鱼投水,逃名蚋厌醯。
情偏采菖罝,嗜僻味鲜<虫隽>。
不道攒眉入,虚疑闭户栖。
神交宁强比,调叶岂终暌。
气合肩差并,诗成手互批。
敢攀龙振翼,愧杀马奔沴。
游倦吟劳止,形疲唱简兮。
同人那可避,上帝讵方侪。
直是烟霞病,何缘福禄膍。
积香欣受饭,攻玉且收{殹石}。
水宿离鸥鹭,山栖混鳖鴺。
归林石齿齿,反驾草萋萋。
回首怜争长,飞神拟上跻。
少微盟已定,身隐大湖西。

踊跃新羁已过关,未高生怕别人盘。到窝路数无多掷,急满须防将马阑。

六代旧山川。
兴亡几百年。
繁华今寂寞。
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
春风柳色天。
伤时为怀古。
垂泪国门前。

双花窈窕照春深,尽日凭阑费苦吟。背面紫云分宝髻,合欢金缕结同心。

歌残溱洧休相赠,瑞出扬州可重寻。共向东风承雨露,不辞玉砌与山林。

人生惟有情难了。今古知多少。花开花谢任春风,悔杀无端轻付雨声中。

飞觞醉月人犹在,镜里年华改。蘼芜深处可薶愁,无奈夕阳西下水东流。

婆娑洋世界原宽,自归版图衽席安。两戒河山经擘画,百年疆索定纡盘。

土牛红线分番汉,文身剺面判衣冠。毋相越畔设险守,旧章遵循永不刊。

叵耐生番偏嗜杀,伺杀汉人镖飞雪。割得头颅血模糊,山鬼伎俩誇雄杰。

闪睒枭獍人见愁,痴顽吾民与之游。悯不畏惧侵其地,吞食抵死竟无休。

千峰万壑潜深入,荷戈负耒如云集。横刀带剑万人强,蠢尔愚番皆掩泣。

卧对南山懒掩扉,炎凉世态故人稀。日餐黄芋羹三碗,岁织青麻布一机。

截竹引泉寒脉细,折松烹茗绿烟肥。幽居颇有陶潜兴,竹满池边菊满篱。

凭吊悲风几白杨,熙宁逸老旧时庄。碑横古道留残照,人记躬耕说侍郎。

有母克成偕隐志,无儿难问读书堂。吟楼更忆韩仓士,一代于鳞亦渺茫。

墓门尽日锁烟萝,三尺残碑字半磨。帝子不来云欲暝,古槐风里乱蝉多。

万里动秋色,三湘愁远吟。湖云高不散,江水自来深。

霜冷孤村树,月明何处砧。寒衣谁可寄,惆怅到如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