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丛台

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
绮罗言已寂,芳草暗含滋。
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
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茅坤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猜你喜欢
乱山深处白云堆,地坼中空洞府开。
茧瓮有天含宇宙,瑶台无路接蓬莱。
金芝春暖青牛卧,珠树月明黄鹤回。
此日登临兴何限,春风吹绽碧桃腮。

秋芳老尽枯香在,缸花夜煖朱丝佩。洞庭橘子割霜寒,碧椀青盘雅相对。

钓月半窗吐薄晖,长眉小史换宫衣。金炉火急焦声碎,杯面鱼珠点点飞。

海鳄波鲸夜不啾,故人谈剑剡溪头。
言深夜半犹疑昼,酒冷凉生始觉秋。
水国芙蓉低睡月,江湄杨柳软维舟。
自怜作赋非王粲,戛玉鸣金有少游。

河流东来不可当,忆昨鱼鳖升君堂。官卑方摄丞簿尉,天险欲合江淮黄。

河流决城已旬日,散赈遂呼尉官出。尉官耳聋年六十,验票呼人百无失。

大者屋角狂狐奔,小者树底饥鹰蹲。头颠颈缩三日饿,共盼赈粟来空村。

持瓢举釜复携斗,已见千人立沙阜。黄衫小吏足不停,村后村前更招手。

深泥没髁无肩舆,尉来村北跨一驴。行筹散尽整鞭去,不遣索米来豪胥。

淮阴太守知君绩,早晚台端奏贤迹。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千百。

试凭阑干春欲暮,桃花点点胭脂。故山凝望水云迷。数堆苍玉髻,千顷碧琉璃。
我本望都闲散客,蓬莱未是幽奇。明朝归去鹤齐飞。三山乘缥缈,海运到天池。

有美风骚将,词锋利更犀。胸吞云梦小,气压斗牛低。

鸷鸟常舒翼,名驹岂凿蹄。不能胜百战,浑欲介吾鸡。

二年老眼暗兵尘,今日逢君喜事新。结伴还乡有成约,不应先作北归人。

山头坐见叶成花,碧抹云痕夕照斜。南岳那能留去雁,西风从此悔涂鸦。

弹将湘女舟边泪,泼与仙人碗底霞。恨紫愁红谁管得,又随明月满天涯。

三十年间,几番宠辱,细思往事慵言。也曾牒发,曾受帝王宣。

今日山村且住,他时去、高卧云烟。洞天隐,松峰之畔,保命是修仙。

无愆。全道德,自然达理,炼汞烹铅。未功圆行足,闲对林泉。

真乐琴书为伴,忘尘世、趖了熬煎。逍遥好,蜕形真去,升入大罗天。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游人傍流水,俯仰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告行人,听少诉。着假求真,也好回头顾。勘验行藏休慕故。不合虚无,怎得蓬瀛住。认元初,归莹素。勤拭灵台,勿使尘埃污。心上贪嗔痴尽去。暗里功成,有个真师度。

桃杏花开红映人,池塘水暖绿粼粼。典衣沽酒入城去,报道江南二月春。

忆食时。
临盘动容色。
欲坐复羞坐。
欲食复羞食。
含哺如不饥。
擎瓯似无力。

在世徒怀身外忧,汉家陵墓已荒丘。乌鸢夺食终难忍,龙虎图形莫浪求。

千载空遗两翁仲,百年同是一浮沤。何如早约柴桑老,结社得随惠远游。

拟岘台,山如杯,树如苔。台前东风花乱开,流云藏雨花间来。

花根得雨新绿催,花枝随雨成香泥。神工鞭策不停手,七尺容形争好丑。

桐林领头木香酒,百钱一盏当酤否?

仙人杏花满树,处士杨柳当门。白发乌纱棋局,绿水青山酒尊。

晓月犹悬玉一弯,蓬门无客昼常关。故人方喜骑驴到,邻叟俄逢弭策还。

世事共悲渊底日,乡心对语梦中山。何时双桨桑阴下,与子追随十亩閒。

绣帘珠箔一重重,十里香风入眼浓。镜合紫鸾来有信,云深青鸟去无踪。

楚王台下寻常见,宋玉墙头取次逢。可惜好花攀折尽,飘零芳蕊付游蜂。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
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把荆钗下远滩。

圣主诏修前代史,史官鳞萃总名流。胸中不识杨雄字,曰向兰台学校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