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穹窿道院

讨春远过神仙宅,石级盘空蹑白云。松院鹤归棋未散,花坛月上磬初闻。

巡廊遍读尘墙句,剔藓闲看石碣文。尚有山阴刘道士,乞书遗教饷鹅群。

毕沅

  毕沅(1730~1797)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抚,第二年擢湖广总督。嘉庆元年(1796)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毕沅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猜你喜欢
昨夜小筵欢纵。烛房深、舞鸾歌凤。酒迷花困共厌厌,倚朱弦、未成归弄。
峡雨忽收寻断梦。依前是、画楼钟动。争拂雕鞍匆匆去,万千恨、不能相送。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竹窗时听野禽鸣。更有松风成韵。
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山转沙回江声小。望尽冷烟衰草。梦断瑶台晓。楚云何处英英好。
古寺黄昏人悄悄。台卷寒堂月到。不会思量了。素光看尽桐阴少。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
牵引。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昔君辞省阁,余亦卧江滨。山渌垂湖岸,宜容澹荡人。

藏书多足老,资物少无贫。更欲刺舟往,相从忘主宾。

含元殿会将心携,备撤江淮直到齐。亡国六龙逾塞北,回军两虎斗关西。

致书绝幕无归雁,流木冯河一骇犀。天下奇男中道死,颓城恸煞杞梁妻。

南垂北际认苍茫,转觉烟波似故乡。一水略清燕赵气,重关曾划宋辽疆。

鸭头浪小渔舟稳,雁齿桥平客路长。惭愧元龙湖海士,也来车铎走郎当。

峥嵘冰雪岁寒时,谁写琅玕赠别离。多为此君贞操在,岁寒冰雪有深期。

毕竟还他,晓风残月,正好惺惺。看太白占星,显开玉色,黄钟应律,敲作金声。

揖让筵终,征诛局罢,渠不增加汝不轻。堪爱处,为元龟受灼,枯槁皆灵。

西园片片落英。也妆点、东风媚晚晴。任血洒虞兮,原非战罪,肠回康了,不碍文名。

万石洪钟,一丝残纽,止此冰霜骨几茎。夫谁暇,怨华亭鹤唳,蜀道淋铃。

燕泥半落乌衣巷,柳色全添绿绮窗。且伴丁香过寒食,弄晴蝴蝶一双双。

垂垂两耳肉如环,绿发鬖髿覆绀颜。悔不担来千石酒,直看一路醉花蛮。

汉戍出萧关,西行万里艰。黄云霾陇坂,白日曀阴山。

疏勒经年往,玉门几岁还。惟应青海月,常得照离颜。

猛气雄威亦壮哉,钟成灵修产英才。迄今赵氏书香远,馀韵流风有自来。

万里星槎海上旋,名山今喜得攀援。
猿挥孙恪千年泪,月照维摩半夜禅。
磴长荒苔人迹少,岩攒古树鹊巢悬。
江流上溯曹溪水,时送钟声到寺前。

二一庐前春满,先生报道迁居。林花惨淡鸟欷歔。

似怨薄情轻去。

不是薄情轻去,先生实被饥驱。此閒老友赋邛须。

他日能无还顾。

秋来客裹几蹉跎,醉铗唯堪浩浩歌。
盛世未应知已少,诸公自是阅人多。
潮生瓜步风犹急,苔满浯溪石欠磨。
忆昔祖生忠愤后,更无一楫是如何。
日照香尘逐马蹄,风吹浪溅几回堤。无穷罗绮填花径,
大半笙歌占麦畦。落絮却笼他树白,娇莺更学别禽啼。
只缘频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

旅枕无端寐不成,客怀如猬对寒檠。听残鼓角三更雨,梦逐关河万里情。

两地看花添别恨,一番闻雁感浮名。低徊往事无聊甚,起步中庭月正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