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道中

落日河西岸,春风水北桥。
地迂帆影转,石出涨痕销。
浊酿淋茅滓,頳鳞贯柳条。
几年安稳处,才幸适今朝。
(?—791)唐陇西人。玄宗天宝中,仕为校书郎。后为州司马,累迁大州刺史。代宗大历十四年,自秘书少监兼侍御史授鄂州刺史、当州防御使。德宗建中三年,改鄂、岳、沔三州观察防御使,讨梁崇义。襄阳平,加左散骑常侍。旋又副曹王皋讨李希烈,以泾原乱,遂止。贞元元年,为江西观察使。罢省军士,收其资粮,以为月进,希固恩宠。又进六尺高银瓶。人以此少之。七年,征拜国子祭酒。
  猜你喜欢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
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人事纷纷去不留,客心空感大江流。已拚瓠落真何用,那得钟鸣尚不休。

邻里朱陈无别社,江山李郭有同舟。若为便觅苕溪路,六月明珠剥芡头。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久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鸟道萦纡下七盘,古藤苍木峡声寒。境多奇绝非吾土,时可淹留是谪官。

犹记边峰奇羽檄,近闻苗俗化衣冠。投簪实有居夷志,垂白难承菽水欢。

有孙有孙未冠巾,颀颀状貌如成人。
谓其长大习诗礼,他年可望高吾门。
岂期一旦舍我去,白首老翁徒痛心。
呜呼六歌音调急,独坐吞声襟袖湿。

天地囿于气,圣贤脩此心。范围非有许,生聚尚斯今。

流光能博几何欢,衿契相从慰岁寒。底事沧洲不成趣,闻来须放酒杯宽。

出郭天日晦,到山云雾敛。行行过丛薄,上上历重隒。

牛头路转多,马足力已减。钟磬半空闻,楼阁经月掩。

洞古鬼斧凿,岚湿神汁染。松桧交撑拄,梅竹相摩飐。

断壑接飞栈,高栖傍虚厂。陛层户阸塞,台抗山卑贬。

俯视却以畏,仰登进以渐。入室洒扫灿,登堂像设俨。

臂垆行清氛,心灯烱寒焰。破席坐蒲团,弊案拂藤簟。

山蔬荐薇蕨,水果摘菱芡。禅谈转虚旷,诗话涉幽险。

天机惊斡旋,俗病谢针砭。酒酣兴益发,乐极心尚歉。

深入兜率岩,危倚浮屠槛。长江怒龙奔,乱冈渴虎舚。

卓锡崖泉迸,饮马池波潋。唐经翻贝叶,汉封遗玉检。

履迹傍石寻,鼎识索图辨。珍怪森前列,造化宁予俭。

嘉愿久未酬,兹游良不忝。狂呼拟登华,清赏讶入剡。

远游神汗漫,微诵口喁噞。斗奇谁及韩,得趣吾与点。

凉飙撼东阁,夕晖落西崦。树杪残声嘒,塔角归翼闪。

理鞍问前路,穿林越荒堑。回忆山中人,幽梦生夜魇。

榉藤束缚竹为舆,野饭来寻僧所庐。茅屋正逢飞卷破,夜来风雨问何如。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亲传竺国经。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中禁夕沉沉,幽篁别作林。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乱石卧斜阳,孤城接大荒。秋原认禾黍,低草见牛羊。

烟火新屯聚,风云古战场。无由问沿革,独立向苍茫。

晓起望术阡,萱花盈古道。采萱欲忘忧,佩之转纷扰。

岂有壮士怀,听命寸茎草!勿谓百年短,计日不为少。

忧更多于日,忽忽忧中老。蕙茝化为茅,勿叹秋风早。

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

梁溪饥,食不能二釜。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发仓庾。

老者壮者幼者各以序。

有不能食君心愁。食或不给又以为忧。为糜粥饱女,无使绝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罗酒肉。啖者嬉,剜者哭。使君独是荒年谷。

儿啼甘含饴,母心苦持荼。九重来诏书。锡以绯鱼煌煌绶拖朱。

君之来,自玉堂。枳棘栖鸾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颂使君清。清者持廉名。

呜呼使君何其仁。

似闻草木发奇芬,沿路峰皆斧劈纹。瞬息阴晴终作雨,高低松栝偶来云。

响泉坠涧前溪应,危径穿山积绿分。竹轿飘然空翠里,林峦转处待诸君。

唐文皇帝昔东征,黄钺亲将天策兵。遂以至尊临绝塞,宁知万乘困孤城。

玄龄垂死留书谏,仁贵捐生跃马迎。从古明王勤远略,不如高拱享升平。

清闲未许住深山,手种桃花溪几湾。回顾落花红片片,不随流水到人间。

曲尘罗障锦如云。杨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扫最为尊。

虢国夫人。

望去红围翠绕,擎来舞袖绡裙。随香泊粉尽芳春。

根蒂难分。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