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解组归来,拟种秫、荒田采芝空谷。散诞已无名利累。
野性颇同麋鹿。抵冒风波,淹留岁月,岂为千钟粟。
久怀丘垄,几度伤心欲哭。
谁想今日溪山,重寻游钓,里社仍分肉。三十余年尘土梦,勘破人间荣辱。
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秋饮冬篱菊。烟霞深处,高卧不嫌矮屋。
先皇御天宇,圣德靡不周。英谋乘末造,百职嗟未修。
贼凶祸竟烈,率士戴同仇。宫车不忍听,社稷沦浮沤。
鸱张窥宝箓,逆毒播神州。三光黯失色,五岳撑齐愁。
万乘东方来,自天降貔貅。一鼓克关甸,长驱抵燕幽。
电扫欻雷崩,群孽载奄刘。八荒幸弛愤,九庙亦濯羞。
吊伐协天机,仁义匪弓矛。嗟晋越西鄙,实维冲贼喉。
封豕又巢穴,歇遽释兜鍪。跨河遂收崤,不啻触蚁丘。
元憝稽天诛,长瞻血泪流。
圣治方无事,仙游遽不还。心休黄屋外,乡远白云间。
笳鼓悽寒月,旌旗卷暮关。孤臣期得殉,黄鸟愿重删。
白玉蟠螭小篆文,姓名识得卫将军。卫将军,今何在,白草茫茫古时塞。
将军功业汉山河,江南陆郎古意多。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洑流自洄纠,激濑视奔腾。
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硣碌上争险,岞崿下相崩。
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诡怪终不测,回沈意难登。
愿欲书闻见,聊以寄亲朋。
平生羡支离,粟钟薪十束。肩高或踰顶,会撮不谐俗。
爬搔既无施,垢腻常所牧。故人相磨砻,芜秽胡不斸。
试将千亩春,为制五瑴玉。霜姿削廉刿,风气合清穆。
疏疑雪照综,密比生绡幅。纹深发渐稀,技痒心屡覆。
虽云渐遭涴,竟使光眩目。可怜中书君,潦倒赐休沐。
脱巾谢僚友,领此分祸福。何尝劳念渍,以尔供泰牍。
今晨独何幸,偶入鲸仙录。承言受何贶,但愿笑予秃。
更欲洒松风,相从竹溪六。
欲计归期未有期,客中送客最堪悲。三秋夜月论肝胆,万里风尘怅别离。
寒雪渐深辞阙日,岭梅初放到家时。吾儿若问爷安否,为道愁多鬓已丝。
中原无处不兵戈,独向冈头抱膝歌。丑女只将才作配,将军须待驾频过。
图中龙虎真难测,身后桑田未肯多。两表久无曹父子,一星还殒汉山河。
青天白日神长在,宋碣唐碑字欲磨。寂寞荒台俨遗像,行人临去复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