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育庵

不见先生系所思,交游何地觅襟期。坐来忽化身无病,传是成仙我亦疑。

剥啄药瓢偷鹤嘴,缄縢诗草付蛛丝。遥吟旧寄皆珠贝,只恐能飞物亦奇。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密宴厌厌池馆暮。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可惜歌云容易去。东城杨柳东城路。
家楚依三户,辞州选一钱。酒杯同寄世,客棹任销年。
赤烧兼山远,青芜与浪连。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
银丝饼熟笋供臛,玉糁羹香花嗽芽。
食粥案头添雅供,不知此味更谁家。
画禅有女定清真,合配琳 万轴身。
百里畿南风雪路,我来着手竟成春。

北风残岁夜不止,茅屋哭声愁满耳。野人篱落少炊烟,时向山樊拾荆杞。

连年荒歉困征求,富者卖田贫卖子。府帖催科减折收,县家督责严驱使。

左江征戍半未归,老稚何人托生死。陇上方嗟旧业荒,仓中催纳新粮起。

里胥乘势横索钱,升斗不容相汝尔。孤婺亦遣卖丝麻,免使呼号怨乡里。

昨朝复闻贼近村,贾客渔翁五路奔。白昼鸣锣向墟市,黄昏上屋攫鸡豚。

吁嗟往岁多馀积,今岁辛勤饭不得。父老犹思弘治时,乐岁官清无盗贼。

南国书生破褐寒,临风三叹益悲酸。尺书不得干明主,何日苍生有环堵。

迎新履庆在明朝,残岁萧条泪如雨。

鼓笛笙箫鬨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黄番绰共唐三藏,彷佛相传未必真。

白帝传遗迹,穷桑访故城。丘陵何代筑,碑石几时倾。

凤纪金天岁,虹分华渚精。人烟连圣里,鸟雀识官名。

落日荒原冷,悲风古木平。祇令郯子国,百世溯宗盟。

落墨生幽思,风来自有香。九天皆雨露,容易拂云长。

平生知我无如子,奈此别离情思何。春水连天归雁尽,故山回首白云多。

王门鼓瑟应难遇,宾馆无鱼直赋歌。为问吾宗老兄弟,近来潘鬓几分皤。

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暖风正好。谩学长生,綵丝臂上红欲耀。

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

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朱符艾虎,催老几多年少。

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

春色融怡画不如,落花狼籍晓风余。
流莺为尔难忘酒,迟日教侬又废书。
芳草芊芊行欲遍,垂杨嫋嫋折来疏,
到头别卜连园地,悔学齐婴近市居。

雨奇晴好稼盈郊,北郭先生此结茅;小米丹青摩诘句,诗情画意费推敲。

溪流汹涌激溪垠,土木颓移岁月新。为问寺前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人。

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皋无数鸣。
小山羽翮日绚练,胆气也作虹霓横。
挂冠亭后冷如水,旧毡半是蛛丝萦。
恩袍谩官直斋老,书院误身吟院史。
凤楼好手乃有弟,铁声铮铮亦妙器。
乡里浪传轻薄名,儿曹岂知渠大意。
惠子五车稷下困,仲连一箭聊城至。
博悬於投呼得卢,莫以蔡齐故第二。
圣朝新数中兴年,进士蜕骨秋风蝉。
梅花魁春导人去,竹叶鏖寒浇客眠。
天方坐我茅三椽,留眼送尔宜鸿前。
因行西湖叫和靖,为言诗苦剩狂颠。
日出已杲杲,西月还相照。
农妇饷晨耕,牛衣覆霜草。
无边不动虚空体,不拒阴阳去复来。
谁道一双穷相手,未尝容易舞三台。
世途从此免相关,万虑潜消野思闲。
菴树逼春花自吐,岩巢欲暮鸟空还。
门前雾闭疑无路,槛外云开忽有山。
宴坐石岩樵径绝,姓名应不到人间。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秦娥十六语如弦,未解贪花惜杨柳。
吴鱼岭雁无消息,水盼兰情别来久。
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
壶悬仙吞岛罢,碗浸星宫沈水闲。
宝籙箧垂金缕带,绛囊绦锁玉连环。
静张棋势铺还打,默考仙经补又删。
床并葛鞋寒兔伏,窗横柽几老龙跧。
溪童乞火朝敲竹,山鬼听琴夜撼{左木右上户下睘}。
草暗碧潭思句曲,松昏紫气度深关。
龟成浅甲毛犹绿,鹤化幽翎顶更殷。
阮洞神仙分药去,蔡家兄弟寄书还。
黄精苗倒眠青鹿,红杏枝低挂白鷳。
容易煮茶供客用,辛勤栽果与猿攀。
常寻灵穴通三岛,擬过流沙化百蛮。
新隐渐开侵月窟,旧林犹悦枕沙湾。
手疏俗礼慵非傲,肘护灵方臂不悭。
海上使频青岛黠,箧中藏久白驢顽。
筇枝健拄菖蒲节,筍栉高簪玳瑁班。
花气熏心香馥馥,涧声聆耳冷潺潺。
高坟自掩浮生骨,短晷难穷不死颜。
早晚重逢萧坞客,愿随芝盖出尘寰。

夫妇君臣,人之大伦。妇之从夫,犹臣于君。一有急难,均为死节。

庶几大义,不愧臣妾。卓卓贤周,义不忘刘。濒危绐贼,窜身中流。

中流陨命,不但已已。容服整然,死如不死。七日浮尸,溯流而还。

夫故身同,面夫昔颜。以义捐躯,孰不震骇。坟祠像设,孰忍迁改。

几经兵燹,忽焉就荒。有贤诸孙,嘅念弗忘。既修其祠,复饰其像。

澜海之壖,桂圃之上。纂志标题,经两翰林。我言奚似,纪还于今。

薄俗何人,逆臣悖妇。闻风革心,凛然千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