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道士还冶城

僧顺尝有言,惠不在天上。但行即须到,此气何勇壮。

水云黄冠流,诗酒发清旷。十年气东海,故国隔西望。

亦云自不归,要去谁我障。配顺足有馀,天地纳豪放。

今日金昌亭,风紧秋叶荡。留亦无不从,去亦无所怅。

吸我白玉钟,仰面月相向。酣歌一掉首,云鸾渺仙仗。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
恼得闲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
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
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
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大黠不作奉倩,小?聊似安仁。一枕槐根梦觉,依旧人间散人。

四时冬不用,况乃问舟程。自与泅人伍,还令飓母轻。

枯槎粘水骨,虚枕挂鱼睛。珍重阳侯意,毋劳费送迎!

贞白祠前扫赤霞,大江明月走晴沙。天风吹落阳春曲,散作千门杨柳花。

振衣千仞兴悠哉,一日看山十二回。
胸次谁人有丘壑,便容携酒上楼来。

大隐休誇浑俗尘,由来空谷有幽人。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

我已退非金马客,君宜上应少微星。卜邻有意诛茅切,竹杖交头到梦屏。

淡泊生涯共一堂,杖藜踏遍水云乡。不妨庐结在人境,应念客来从远方。

三笑可无陶靖节,八仙宜得贺知章。袖中时出烟霞语,习气师兄亦未忘。

山遮水隔,矾弟梅兄,正岁寒相忆。凌波仙子魂一缕,多谢春风招得。

携盘却立,悄犹带汉宫月色。料芳心情怨难胜,且莫与弹湘瑟。

护香帘幕重重,恼蝶使蜂媒,频叩窗槅。天寒夜永,相对处,屏底银灯閒剔。

风鬟雾鬓,纵消瘦依然倾国。试尊前与赋惊鸿,借取陈王彩笔。

襟怀渊海浩难量,仕路恩威见弛张。
剧邑蒲鞭闲累月,潢池血剑萧如霜。
朱门绝迹心常泰,银艾横腰鬓未苍。
学不康时年半百,可怜天道竟茫茫。

深山闭门二月初,白日雨打梅花枯。野夫读书大石上,粤有一客来吾庐。

水杭舟楫陆乘车,来徵后语行江湖。峨峨石峰起云气,下压古井蛟龙居。

讵知山人夜烧墨,墨色吹作烟模糊。玄光贯天众星没,草字满壁阴风嘘。

述文志者奚假文,通达今古良非迂。悲哉结绳易书契,剖割元气疑无馀。

遭逢盛时当返朴,谁复琐细稽虫鱼。远游京师愿寄赠,谨为皇帝书贞符。

老至躬耕卫水涯,纆桑君复惜年华。山川独放达官舫,鸡黍重寻野客家。

竹隐锉帘闲鸟雀,尘飞谈笑带烟霞。穷庐近识身多累,得借桐阴晚种瓜。

天光云影漾中流,岸柳重重隐戍楼。双棹舞风翻细浪,蒲帆夜半落清州。

得名良不恶,萧洒在山房。
生意无休息,存心固久长。
风霜徒自老,蜂蝶为谁忙。
岁晚何人问,山空暮雨荒。
啼鹃春已暮,徒倚念流光。
雨涨溪舂急,山晴火种忙。
寻芳知兴浅,怀远觉愁长。
两月无来客,青苔满石床。

数亩清阴地,重来雨后天。帘栊殊豁达,水竹媚清妍。

树密留云久,庭虚得月先。此中真况味,静对扫言诠。

惯弄瑶琴与琵琶,清音历历遍天涯。
堪嗟不入聋人耳,空使西山月又斜。

学诗比登仙,金膏换凡骨。

行年已老擬何如,手植园林十亩余。
婢仆尽能修药饵,儿孙亲教读经书。
趋时徇俗诚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
惟望多情蓬岛客,偷闲时访野人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