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文襄公乃孙廷器以画像验塑还吉水

土田亘江东,揆赋亿兆计。其多由寸入,所在敢遗地。

太祖太宗时,稽敛或未备。偫收信长属,饕公馂私费。

习久遂玩刑,忘身殉于利。逋迨八百万,空牍劳记注。

岁饷常不及,日究常不治。文襄应简命,妥济受斯寄。

公知法禦患,法疏患乃致。诲盗在慢藏,覂驾在失御。

尽斥宿渔手,令民必躬输。升斗举在公,庾储复官涖。

登积充旧典,罔耗有攸裕。所羡亦不訾,陈因年相次。

户庸及公需,凡百资其出。于时民乐生,朝廷无顾虑。

斡转一时机,扫荡滋深弊。如器之阽倾,援拯暇不遽。

革茹谢苛猛,振蛊匪敛聚。公薨五十年,遗政已莫据。

后继亦多贤,措设各有异。溯惠不可诬,于久乃有祀。

庙貌欲追惟,岁月蔑省记。公姓携绘影,按之求肖似。

外肖衷未然,有愧六二比。才局负心胸,仁义具肝肺。

智谞周聪明,力量发意气。不然是非间,耳耳茅三四。

我喻操镘工,斯得谓能事。工答毋深求,神般不载世。

我闻发咨嗟,时哉则殊势。秋风振江介,白露草木瘁。

游子思故乡,怀图渺西骛。往矣不可留,欲赠言莫既。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星斗昭回自一天。疏梅池畔斗清妍。蟠桃正熟藕如船。
叶上灵龟来瑞世,林间白鹤正胎仙。春秋不记几千年。
信步作幽讨,有庵如此深。
佛灯明老屋,秋日淡疏林。
柏树祖师意,松揪老子心。
十年弃坟墓,洒泪一悲吟。

冲雨冲泥处处行,物情殊不可诗情。牡丹又是一年过,春事略无三日晴。

先后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齐盟。山居寂寞谁堪共,杞?菊苗俱可耕。

门前春水碧于天,座上诗人逸似仙。
白璧一双无玷缺,吹箫归去又无缘。

愆阳值岁晏,忽复层阴结。一雨散霏微,千林共骚屑。

端居遗簿领,远意怀幽洁。旷虑林微痾,殊方感新节。

岂伊田庐念,丘垄心摧折。还登东领冈,瞻伫何由歇。

芳草五陵道,美人金犊车。绿奔穿内水,红落过墙花。
马足倦游客,鸟声欢酒家。王孙归去晚,宫树欲栖鸦。
昼睡忽过午,好风吹竹床。
溪云生薄暮,山雨送微凉。
粉裛衣裳润,兰薰簟席香。
归来闲且乐,多谢墨君堂。

澹宕疏帘卷一层。小窗闲对晚灯青。凉分络纬篱边月,秋在梧桐叶外星。

银汉迥,露华明。黄昏院落嫩寒轻。添香补写红衣照,便是当年宋子京。

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一作闻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

闻道中兴帅,今除第一流。犬牙聊制敌,猿臂即封侯。

把酒逢元亮,哦诗得子猷。何妨留此杰,相与复神州。

雪满衣裳冰满须,晓随飞将伐单于。
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
边草萧条塞雁飞,征人南望泪沾衣。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东门挂冠处,西汉祖筵开。乃是黄庭老,言辞丹阙来。

方称四皓德,更仰二疏才。今日青溪路,何时谒帝回。

羔羊执贽,玉帛有辉。百两集止,之子于归。宗姻风从,娣侄云回。

祁阳顾之,焕其盈闱。

遥知金刹近,林表飏幡尾。

郊原春欲动,骀荡遍岩阿。紫燕双飞入,黄莺百啭过。

柳风吹几席,杏雨濯江河。寄傲南窗下,陶情一啸歌。

瘦削丰姿淡伫妆,三三两两立冰霜。
春风只爱私红紫,可是梅花欠主张。

读书学道不适用,一腐儒耳非英雄。先生少负经世略,骐骥一出凡马空。

批鳞折角遭谴责,只手欲捧榑桑红。龙场兀坐素患难,生徒壁立和春风。

豁然中夜有心得,直如天地开屯蒙。擒贼擒王一举手,叱嗟呼啸风雷从。

良弓善藏飞鸟尽,上追濂洛传心宗。晚年再出平诸寨,秋鹰凛凛当霄翀。

功大德修世所忌,谁与前席陈深宫。先生出处自了了,当时谣诼何其工。

岂知正学在宇宙,皎若日月行天中。龙蛇尺蠖会屈蛰,鼷鼠之技惭终穷。

先生寿世三不朽,理学经济文章通。摩挲遗印倍珍重,为想品诣千秋隆。

暮春残雪点征衣,晓起冲寒下翠微。胜境难忘情脉脉,名山乍别意依依。

岩前芝草劳僧赠,洞口桃花笑客归。万壑松涛千尺雪,结庐何日学忘机。

君恩江上波,妾心云中月。波流自东西,月光终不灭。

金城四面柳为营,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
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