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兰若

白云深处磬声微,祗树林幽映竹扉。几度月明禅榻夜,洞?溪鹤也忘机。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
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

清和景物称游遨,金屋亭亭瑞日高。节物应时来别院,合中连络进樱桃。

哆哆啝啝,搭猱左科。
吃十方饭,唱快活歌。
任疏慵,没礼数。
赶则去,招则住。
住似著衫,去如脱袴。
禅徒苦口劝和光,捏聚虚空要泊路。

杯行到手莫留残,忍听金钟吼夜阑。红雨乱飘花帽动,碧云吹断玉笙寒。

破除孤闷千痾散,邂逅良图一笑欢。老去便须勤秉烛,对花浑似雾中看。

当年秘宝已无形,独有层峰似旧青。
不许俗人留辙迹,却应神物护岩扃。
山腰猨啸孤烟暝,洞口龙归暴雨腥。
今日一来探绝赏,始知全胜考图经。

楼船彷佛小江南。才剪溪藤蜀罽帆。飞花相送向何处,柳外官桥黄布帘。

小红腊色满山樊,谁信春光岭外村。人老家能开酒屿,客来舟自入花源。

兴随度索青藜杖,诗在沧江白板门。皮陆只今堪共赋,醉凭高阁望中原。

忆昨同舍时,爱子志尚坚。研穷非口耳,点勘分乌焉。

读声锵金石,笔思涌漪涟。合并几寒暑,分散如云烟。

家虽才咫尺,见且无夤缘。甥馆闻徙居,我屋欣接椽。

乃以随吏鞅,而叹抱遗编。嗟哉燕鸿隔,漫尔夔蚿怜。

三年阅黄榜,万选遗青钱。祇擅文场声,不上吏部铨。

儒冠未为误,洛诵方流传。夏果烦送似,唐律仍灿然。

为墨贻古作,如珠出深渊。书生均老丑,嗜好相后先。

亦有大禹圭,未许蒲氏贤。何惜遗久交,相得真忘年。

久知铁为研,更以心自鞭。矧古传毛颖,端合遗陈玄。

落笔看馀万,斗酒须十千。虽无兰亭茧,愿助韦郎笺。

古今一俛仰,人墨相磨研。有无要相通,唱和聊成篇。

我今辟三径,门开西一偏。已过中秋月,皆为晚凉天。

何妨对花下,取笑同樽前。第惭葵卫足,欲愈犹联拳。

落木稀疏存叶丹,别筵秋兴杂悲欢。主人爱客愿少驻,老子为君加一餐。

萧相河山馀带砺,谢公子弟悉芝兰。会因休沐观歌舞,正赖微官谒禁宽。

但怪经过少,那知生死分。穗帷徒见像,尊酒罢论文。

楄柎人为具,邱坟志共闻。世无韩吏部,为尔借卢殷。

非步陈思赋七哀,骚坛白战两行开。下风如我甘长拜,尽有风流似玉台。

离愁别恨满沧洲,区马匆匆去莫留。
山尽回头人不见,齐云何日贮高楼。
向暖嬉游笑语欢,宫官忽道过金銮。
传呼声急人皆避,尽闭窗棂纸隙看。

七月浮槎秋未来,楚天摇落雁先哀。边厓五语三城戍,江上初传七夕杯。

篱菊此时零落满,南冠何日对花开。美人心事他乡话,西蜀缄书手自裁。

别来不寄一行书,贝叶琅函想自娱。喜得直庐新内阁,梦成同舍旧东都。

绝知笔底鶱腾在,未省体中安隐无。见说闽山小儿子,夤缘即罢数趋隅。

田家养牛缘种谷,童不解耕还解牧。日暮麾之匍匐归,犹向笼中顾鸲鹆。

西风入树秋有声,千村万落皆收成。截来短笛吹未得,拍手时时歌太平。

太平气象难摹写,依稀似在桃林野。披图见此黑牡丹,始信戴篙善画者。

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赤城风月笑相逢。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菊水粼粼生翠雾,蓉帘半卷西风。分明不与画图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北山飞翠凝吾杯,舟人举棹相徘徊。城隅捩舵踏冰入,船底轧轧闻春雷。

霜风吹衣衣欲裂,湖天泱漭疑飞雪。司空劝饮夕郎酬,始觉微酣生颊热。

中流咫尺冰尽开,沙禽水鸟忘惊猜。新洲昨夜梅花发,暗香偏逐诗人来。

湖波为带城为被,册府图书真得地。堪笑前朝建此都,只将山水供游戏。

钟山龙蟠几百里,下有龙宫藏剑履。山中老树尽成龙,夜夜飞来饮湖水。

湖波直与银河通,背城一?垂晴虹。柏梯高寒石梁迥,十洲三岛神仙宫。

长堤隐隐湖心路,堤上行人日来去。春风杨柳夏芙蕖,换尽年华颜色故。

世间万事如云烟,湖光山渌只依然。不及湖中鱼与乌,涵泳恩波今百年。

文成甫伏诛,五利夏亲属。爵禄尚可捐,何至弃骨肉。

天子而神仙,人苦不知足。汲黯言诚戆,陛下内多欲。

乘槎壮志漫思齐,鹏自高骞凤自栖。万里波涛浮粤海,一州风月忆云溪。

荒城小聚鱼虾市,喜雨初滋薯蓣畦。东郡趋庭多乐事,鸾笺象管试新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