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推赴官婺女

子抱风云志,吾同笔砚游。
众皆尊大手,老尚客诸侯。
清逼双溪水,句涵三洞秋。
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猜你喜欢
孤舟欲夜发,只为访情人。此地忽相遇,留连意更新。
停杯嗟别久,对月言家贫。一问临邛令,如何待上宾。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花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
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着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乾坤沸嗷嗷,名击朱鸟影。
寥落寸心违,斯文亦吾病。
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桑梓温恭名教始,天涯何处不家江。
风生百兽低,欲吼空山夜。
疑是天目岩,飞来此山下。

归途初及早秋天,夜看绳河醉不眠。谁与女牛争一夕,已同人菊别三年。

吟来面壁虫如客,飞去填桥鹊亦仙。注眼云端眉样月,正留清影待团圆。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仙馆幽深竹覆墙,风传石鼎煮茶香。
门前老树高如盖,乞与樵夫话晚凉。
立顷谈馀袂辄分,乖离数数异朋群。
君如天揭行空日,我亦风吹过岭云。
不许范张同饭黍,空惭李杜共论文。
睽达动涉经年里,棋壘诗坛要策勋。

似君须向古人求,想见归怀尚百忧。卜筑应同蒋诩径,春风回首仲宣楼。

渔吹细浪摇歌扇,天入沧浪一钓舟。谷口子真吾忆汝,何时更得曲江游。

日暮棹秋水,烟花满江曲。翠壁何嵯峨,幽岩凿山麓。

我来纵游观,天风振樛木。其外不可攀,其内可以屋。

洞底上回磴,兹山乃空腹。石阁两三层,苍莲根地轴。

香烟老苔藓,佛床女萝绿。老僧击晚磬,寂寞共云宿。

回首故山尽,前途直北长。萍蓬自兹去,乡国永相望。

短草寒烟白,孤村落日黄。生逢击壤世,不得守耕桑。

绿阴掩过屏山叠,玉子弹棋浑倦歇。碧绡正好贮行云,花骨闲支随梦蝶。

流黄水簟冰肌贴,午院亭亭兰气彻。半钩罗袜笼湘裙,疑是纤纤波底月。

横塘一舸。有约何曾果。便是肯来花下坐。已把好春错过。

读书写韵生涯。神仙要算它家。安得买田湖上,就卿同种胡麻。

此行人羡是登仙,蜀道从来似上天。汉代家声推石奋,王家世誉数僧虔。

梦依北极常千里,诗补南陔可一篇。所至苍生烦问喘,归来宣室岂虚延。

少年游侠五陵豪,意气如云照锦袍。寒锁画楼封豆蔻,春回别馆醉葡萄。

惯抛金弹飞黄捷,学舞龙泉太白高。行乐不须辞秉烛,朱门台榭易蓬蒿。

东渡吴江景气清,拂云楼阁会稽城。乍辞青琐双旌拥,重驾朱轓驷马迎。

应笑买臣夸郡邸,还同严助厌承明。茂林脩竹山阴地,何日陪公载酒行。

彼美诸生偶见亲,芙蓉秋水夐无尘。气分金紫三峰秀,诗发琴清五柳春。

咏月花前鹃到耳,看云松下鹤随身。老来才力嗟迟暮,爱尔书香不乏人。

寒食都来数日闲,颜卿家帖到今传。此公刚鲠无情煞,到得春时也自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