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郑伯固冷斋卷

肉食厌藜藿,貂衣哂逢掖。朝醉邯郸春,莫宿平原宅。

香街白马动行轩,羡君读书长闭门。华堂绮席仍击钟,羡君一瓢常屡空。

石崇舍下金如土,田鼢门前客无数。君将富贵等浮云,却向人间独辛苦。

高斋卷幔对青山,曲几残尊野菜盘。帘前水鸟将心远,灯下松霜落梦寒。

几年在泮閒搔首,禄米何曾足沽酒。弟子频分出首符,故人已结朝天绶。

他时青紫系黄金,莫负悠悠冰雪心。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不作花头多作丛,十分能有几分红。
春工自不容人力,抱瓮穷年笑此翁。
对景惹起愁闷。染相思、病成方寸。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幸。斗顿恁、少喜多嗔。
合下休传音问。你有我、我无你分。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山凭铜柱镇,水以铁船安。万古将军在,行人路不难。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贾生亦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络纬催寒女,悲吟入穗帏。秋风啼不断,相伴下鸣机。

华衮褒荣御墨鲜,堂堂剑佩在凌烟。
十三相后功为最,五百年间遗有传。
落落甘霖施后土,岩岩钜石补青天。
太平有策安排了,浯水清风崖可镌。

五月南风熟桄榔,六时僧自礼空王。山门阒寂游人少,留得蝉声满夕阳。

汉家仙仗七陵东,步辇曾留五祚宫。边燧不来犹望幸,玉窗珠户绣帘栊。

为爱新秋至,朝来步水滨。微风犹未起,凉意满青蘋。

风仙化我,无限词章。仍怀犹豫心肠。儿画骷髅省悟,断制从长。欲待来年学道,恐今年、不测无常。欲来日,恐今宵身死,失却佳祥。管甚儿孙不了,脱家缘街上,恣意猖狂。遣兴云游水历,别是风光。经过无穷腾景,更那堪、得到金方。专一志,炼丹阳,须继重阳。
小屏相对两眉攒,长夜迢迢不肯残。
鼠向镫前窥坐卧,人从梦裹说悲欢。
故山无计行秋晚,客路从谁守岁寒。
留得浊醪相慰藉,酒肠犹喜十分宽。

涪翁诗名存宇宙,李杜摧锋君殿后。山川草木经品题,千古佳名长不朽。

中年微累黔中□,石通曾运羲□□。

来凤山连贺虎坪,寂寥遗宅尚分明。曾无上将坑降卒,岂有王师敌冠兵。

赤狄乌孙齐纳款,渠探回纥早输诚。参军蛮府萧间甚,勒马题诗滴博营。

苜蓿阑干道亦崇,生涯冷澹与秋同。如描此地无文处,直上羲皇古朴风。

乔木阴连屋,溪山旧相儒。昨辞天上禄,今得掌中珠。

种德惟桑梓,传家只典谟。善缘天不负,阴骘本无拘。

蟋蟀鸣四壁,落叶掩紫扉。空房生暮愁,王孙归不归。

晨起望南天,悠然一雁飞。

宿雨开晴晓,轻寒懒酿花。无如旧时燕,犹恋故人家。

池亭虽小颇幽深,每掇幽芳傍竹林。

老去何妨从笑傲,兴来无处不登临。

红桃绿柳垂檐向,碧石青苔满树阴。静极却嫌流水闹,胸中消尽是非心。

夕景淹以徂,朝光破我阒。兴来不暇盥,失喜翻折屐。

露盛磴草深,云纡石道折。旷怀物自澄,委步意俱适。

元气无端倪,冥化时翕辟。白日一低垂,幽埏忽昭晰。

缥缈烟中衡,逶迤湖外泽。真有倏皆空,缭青复萦白。

居高瞻视殊,讵为前尘汩。扬袂谢山灵,挥杯慰奇觌。

风流翰墨傅千古,议论文章自一家。
静爱云林披白苧,懒赵闺阖草黄麻。
江山故国闲停櫂,风雨僧窗自沦茶。
甚欲从翁俱隐去,云深何处间桃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