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哉明师话别 其二

三间破屋无人到,一盏寒灯伴客眠。明发挂帆云外去,不堪重问再来缘。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绝,谁忍分明别。
下坂车辚辚,畏逢乡里亲。空持床前幔,却寄家中人。
忽辞王吉去,为是秋胡死。若比今日情,烦冤不相似。
夙世冤憎,聚头合脑。
面面相看,说个甚麽。

梧影萧疏弄晚晴,残蝉凄楚不堪听。楼高望极秋山去,溢眼重重叠叠青。

樵夫偏念客途长,肯向城中为裹粮。
晓指高沙移处泊,司徒庙下贾家庄。

忆昔赋于归。送汝迢迢上帝畿。今又远随夫婿去,歔欷。

别泪重沾旧嫁衣。

相见桃源下,相送长淮侧。清谈夜向中,月照蓬窗白。

爱君好心事,况复真颜色。聊赠玉梅花,交情矢无斁。

赤城霞气映层标,华顶遥临见石桥。更到谢公登览处,泉声山影晚萧萧。

杨柳芙蕖接断岑,流泉如玉本源深。四时潋滟无晴暖,一派清泠有古今。

石井分甘供御膳,湖波流润洗尘心。我来正值秋将晚,独坐长吟雪满襟。

花光烛影春容媚。香生和气。纷纷儿女拜翁前,劝犀尊金醴。家酿名,出《真诰》。
凌烟图画,王侯富贵,非翁雅意,愿翁早早乞身归,对青山沈醉。

南园北渚任春风,芳草凄其怨落红。骨肉断肠俱意外,江湖触目遍愁中。

韦编晚绝方诠《易》,《南史》初成既表忠。欲洒羊昙无限泪,西州非复旧时同。

山静色不改,溪深流自迟。
缓行聊寓目,小立却支颐。
樵斧寒尤响,渔舟晚更移。
老夫无伴侣,稚子独追随。

竟日穷搜讨,幽意犹未足。更过小隐岩,随步姿清瞩。

两壁势相拒,一径往如复。石跨涧为梁,僧缘崖作屋。

檐飞四时溜,窗倚千竿竹。山花不辨名,溪草随意绿。

风尘接混茫,声光相为触。主人意殊快,张宴岩之曲。

高歌翻宿鸟,清吹振林木。促席尽绸缪,开襟谢拘束。

安知高峰外,夕阳下平陆。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
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非无功名心,乐此樵与渔。炎凉各以时,知力谁能渝。

萧然一亭上,心境还清虚。

身世归何处,行行趁晓鸡。客逢情上好,家在望中迷。

有梦知花恨,无聊任马嘶。自惭心未了,南北又东西。

丹碧崔嵬切斗魁,峰峦怀抱水萦回。
春归岩谷幽花发,日上楼台宿雾开。
天近凤城瞻帝座,云迷鳌海接蓬莱。
登临谁会迟留意,共折梅花更一杯。

阴阴竹里隐啼乌,迢递冈山百里途。四顾昏林烟历乱,独怜疲马步踟蹰。

溪桥崩后旋深浅,野店烧残乍有无。遥望南村何处是,徘徊歧路问樵夫。

家占溪南千个竹,地临湖上一群山。
渔船多在马长放,出处自由闲不闲。
深树黄鹂晓一声,林西江上月犹明。
野人早起无他事,贪绕沙泉看笋生。

衰影经秋侧。看露华如澡,菊寒无色。笳散幕乌,灯催边马,尘合天窄。

听长乐钟声,送人幽梦共叹抑。黯去魂、冤化碧。料故国三千,玉颜清泪,共指夕阳深处,数番追忆。

今夕。青灯白滴。对艳词、彩笔重饰。旧时猿鹤,分明犹在,定谁发白。

叹一缚轻绦,培风无计摧劲翼。问过客。应不识。但夜雪江南,梅边吹怨,寄得。

望隔。吟笺砚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