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消尽泪阑干,似向人前欲诉难。若是东君与为主,肯教风雨尽摧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
神返隐屏生岂偶,编传左海好非阿。者番归访金鳌岫,倍感前型教泽多。
辍程趋疾且归来,莫讶回船在不期。恐失东园桃李色,一年深悔欲何追。
白雪朱弦一再行,春风纤指十三星。云窗雾阁有今夕,宝靥罗裙无此声。
萧洒寒松雾虚籁,悠扬飞絮搅青冥。胎仙不比湘灵瑟,五字钱郎莫漫惊。
何处移来石,堆成五老峰。五老相对语,石丈今成翁。
望望东山岑,乔松十里阴。神游历其巅,白云振孤襟。
有客仙者流,坐抚云门琴。空山多木叶,流水无古今。
回头顾予笑,高谊予所钦。饮我紫霞杯,杯尽辄复斟。
惠我千金言,不殊鸾凤音。泠然沃心骨,缅邈忘华簪。
日夕寻归路,回望烟霞深。
盐梅门第调羹乍。别梦萦亲舍。高楼目断苦凝思。红了疏梅碧柳、又丝丝。
竹栏花坞闲题记。好景何曾废。是仙是佛漫参详。且驾鸾軿还返、白云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