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向前还有多春,廿番花信从头计。西风做冷,东风做暖,桃花都记。
守得春三,禁熘时候,雨酡云醉。怕玉楼深处,游人未见,又一片,抛春外。
笑说踏青去好,恐看花、为花凝泪。旧燕不来,新莺多语,春情谁系?
到晚凭阑,西山见我,相看妩媚。正疏疏帘底,轻阴不醒,蝶儿清寐。
罨空淡色,黯杏叶河梁,燕风微峭。冻波乍袅。卷愁心似惜,乱沙鸥老。
觑冷春红,细踏瑶光镜晓。唤吴棹。怕幽约五湖,花梦稀到。
楼观还缥缈。是乱蜃飘寒,碎玉凝照。度春草草。被琼妃断却,翠温帘窈。
倦笛飞梅,怨咽江城变调。柳绵早。误东园、凤靴人扫。
汉家祈年宫,玉宇黄金阶。回廊起层城,高阁横苍崖。
觚棱拂星斗,广除霁尘霾。清渠寒泉交,盛夏凉风湝。
火云赤宇宙,道涂若燔柴。幸兹清凉游,复此朋友偕。
前殿朝众灵,瑄玉兹禋柴。顾予尘土姿,进拜增慄斋。
扫庭有馀洁,酌水欣素怀。并坐俯坚珉,长吟翳高槐。
丹青四壁画,权舆自轩娲。千年羽化人,志怪非齐谐。
始知慕神仙,自顾轻形骸。圣贤几吹吷,寒暑一病痎。
学道赖远复,养生知有涯。悟真觉理胜,适志忘事乖。
伯阳推谷神,庄叟称安排。英风摩盖壤,遗躅欣吾侪。
飞云肆冥鸿,拘井嗤沈蛙。虚心自兹得,归去颜色佳。
一树冷枫叶,六幅软帆船。五湖秋色无恙,空翠竟长天。
竹坞篱边稚子,桂巷堂前老母,迟尔已经年。落日尚明灭,归燕也翩跹。
閒居好,应写赋,砑吴笺。纷纷笳鼓,南北稳卧枕流泉。
莼菜山厨几握,鲈鲙霜刀如缕,入馔定能鲜。似我无归计,分手但茫然。
兴尽流连倒绿樽,山中风景不胜论。半岩斜日樵歌近,好蹑云根出洞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