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肉食厌藜藿,貂衣哂逢掖。朝醉邯郸春,莫宿平原宅。
香街白马动行轩,羡君读书长闭门。华堂绮席仍击钟,羡君一瓢常屡空。
石崇舍下金如土,田鼢门前客无数。君将富贵等浮云,却向人间独辛苦。
高斋卷幔对青山,曲几残尊野菜盘。帘前水鸟将心远,灯下松霜落梦寒。
几年在泮閒搔首,禄米何曾足沽酒。弟子频分出首符,故人已结朝天绶。
他时青紫系黄金,莫负悠悠冰雪心。
万物皆暇,一人独劳。谓我无劳,而心慅慅。引酒一石,不能酕醄。
或沽也咎,未醇其醪。言履我闼,仰视天高。嗟我不翼,曷羡雁翱?
亦复有人,乐此今夕。持其心根,造化何役?咀云为餐,空山无辟。
梅华正春,不竞肥瘠。抱月自嬉,芳苔如箦。溪流一泓,愧尔明婳。
烛云跋矣,晨钟未鸣。九道更始,整其玉绳。坦舆万里,视吾掌平。
元有所复,意亦与迎。似逢春女,姣焉目成。玉叶可采,俟我太清。
以河朝海,呼吸气通。室家之乐,形以神逢。耆年引几,酒清肉丰。
拊鼓而笑,膝孙正童。远念羁旅,亦喜亦忡。飘之得系,幸不为蓬。
岂无良朋,远道莫致。天之寥寥,孰闻所欬?蓄有石心,曾不来遗。
非尔云忘,或惮其勚。孤松在庭,如见风谊。酹以一尊,尚同吾醉。
有友不食,釜甑欲尘。如虹之气,积为郁湮。往亦可告,裹足逡巡。
惜我裘敝,不能赠君。笙歌满耳,方宴东邻。筚门在井,朱门自云。
自春徂冬,一瞬同速。物乇将荣,而我仍辱。来曷有涯,为斯娽娽。
在面已黴,在发何绿?古人不存,嗟其命促。慎吾之生,与天地复。
春愁未醒,忽春风吹送,春情如水。春浅春深春不觉,暗袭春人衣袂。
春思朦胧,春魂淡宕,春梦霏霏坠。日高春暖,晓莺啼破春睡。
堪爱阑亚凭香,帘低浮艳,画到空濛际。一片浓芬无著处,散入碧纱窗里。
不是旃檀,并非沈速,薰遍繁华地。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
维皇立民极,冢宰为天官。何名为天官,心亦如天然。
好恶一不作,天鉴何昭全。君子抱明如,心学自家传。
我素慕其人,神交倾盖前。一朝简帝心,四海望平平。
山公日有启,野人献无芹。迹以参商隔,浩浩心同天。
疏雨澹澹烟沙村,花边石梁通小园。荻芽水生鱼欲上,松林日暮鸦争喧。
春醪倾玉浑易醉,世事翻云谁与论。群俊题诗拟陶谢,且同烧烛坐东轩。
明月逗疏帘,夜沉沉,扶起一枝纤影。微步惯凌波,寒窗里、合伴梅花凄冷。
风裳水佩,珊珊瘦骨疑扶病。洗净铅华清欲绝,果似神仙孤迥。
前身应是飞琼,照亭亭、一片水痕如镜。粉靥漫疑愁,萧疏处、谁识孤高情性。
迢迢银浦,魂归那更游尘境。风雪天涯寒欲勒,又被素琴弹醒。
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