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寄卢邦臣

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

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山客长须少在时,溪中放鹤洞中棋。生金有气寻还远,
仙药成窠见即移。莫为无家陪寺食,应缘将米寄人炊。
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峰问老师。
鸣鸠初拂羽,桑叶破新萌。
采采不盈菊,攀多力未生。
春服浥朝露,晓日映妆明。
语学流莺巧,身同飞燕轻。
使君劳借问,夫婿自专城。
关河霜雪清,故人亦流落。
夷歌奉玉盘,悲君随燕雀。
天生蒸民,为之鼻口。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恶,芬必有臭。
我无天游,六凿交斗。
骛而不返,硅步商受。
伟哉先师,安此微陋。
孟贲股栗,虎豹却走。
眇然其身,中亦何有。
我求至乐,千载无偶。
执瓢从之,忽焉在後。

西候临周道,南溟望楚云。恩纶三殿出,瑞节五潢分。

瞻洛诗先诵,游梁赋早闻。神皋添藻思,仙苑挹兰芬。

池远凤皇影,江连鸿雁群。归程应计日,陌上草初薰。

海底珊瑚枕,名归神异经。昔尝劳似梦,今始得其形。

人外风波白,眼中天地青。无由慰饥渴,牙约汲中泠。

君如秋日云,妾似突中烟。高下理自殊,一乖雨绝天。

海蓄其流。
山积其壤。
表崇望显。
源深润广。
仰惟我友。
含光昧爽。
谁谓未章。
今将宣朗。
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
山居衣以草,生寄药随身。不食长无疾,年知出十旬。

束发就外傅,迟钝百不如。一朝承明诏,驾言觐皇都。

年齿逾二九,仍复滞里闾。余心日茅塞,学业多荒芜。

淹迟非吾事,欲往还踌躇。岂谓贫而致,匪为饥所驱。

宁甘骨肉远,况与田园疏。聊欲继先志,讵敢堕其躯。

悠悠帝乡远,一去千里馀。世途多荆榛,安得不崎岖。

相期各努力,岁月如白驹。

长风荡林樾,五月有秋声。客起雨初止,晓凉蝉乍鸣。

中峰晴色转,破寺乱泉生。莫过猿啼处,恐伤羁旅情。

一洒斑斑小雨晴,杖藜随意散幽情。
不论城市山林地,才有梅花处便清。

阴崖忽中裂,密树缘其凹。丛生蹲群猊,倒出蟠孤蛟。

郁翠滃溪壑,积湿蒸䂭磝。万古日不到,惟有归云巢。

灵山东畔碧湍回,社鼓秋高废县隈。
万树凉风吹不尽,一鞭斜日暖泉来。

越山迢递接蓬莱,山下平原一径开。树绕江流天外尽,鸟分云影日边来。

东风道路迷芳草,残雪溪桥见野梅。安石未应高卧久,天涯回首独怜才。

睡起西林日又曛,嘤嘤啼鸟隔窗闻。
吴山越水人千里,杨柳桃花春八分。

汉江之水流潺潺,汉江之月照人寒。洵畅北来更奇绝,十日青山不尽看。

暑雨飘已过,凉飙触幽衿。虚馆无喧尘,绿槐多昼阴。
俯视古苔积,仰聆早蝉吟。放卷一长想,闭门千里心。

如水新秋,称心良夜,无端诗思盈囊。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

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

馀音入耳琅琅。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

赖有寒泉瘦玉,尽忘却、华屋黄梁。聊共汝、尘襟顿爽,消受清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