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欲折梅花寄一枝,送君犹觉挂帆迟。巫山巫峡三千里,春雪春风是到时。
骥足方开迥绝尘,弦歌随处有阳春。知君不愧罗浮吏,满目梅花梦里人。
少年慷慨轻远行,出入楚越多所经。每令百川尽衣带,独忆岳阳观洞庭。
方舆沈潜似无地,倚盖回还徒见星。始疑上帝限南北,恐有漏泽连青冥。
西风八月氛雾收,旷宇千里令人醒。苦为外境相诱掖,欲弃尘世浮沧溟。
当时发狂颇自怪,真拟乘兴携湘灵。至今局促不如意,坐视岁月无时停。
凉秋满眼更多感,回首尚觉君山青。
璧月虾须卷。报香车、苧萝人到,羁愁齐遣。病起长卿微倦后,消得露华浓泫。
叠绣袜、红绵含茧。鬓影钱塘云母辑,渡广陵、八月秋涛浅。
菱镜黛,晓窗展。
倚风生怕腰身显。护娇羞、锦屏六曲,铜环双扁。子夜翠裘龙脑热,切莫打鸦惊犬。
辛放仗、朝参新免。收拾鸳鸯针线帖,奉五花,判事妆台典。
琴亦暇,绮吟剪。
壶唾生红,镜眉换碧,那堪凄病逢秋。须盼人归,捲帘独倚高楼。
天边去帆无数,送离鸿、不送还鸥。斜日晚,惹烟芜凉气,暗狎琼钩。
最怕湘涛夜梦,有露苔蛩语,絮近窗篝。柳已凋零,花还说甚娇柔。
三更渐知凉紧,雨潇潇、风更飕飕。难睡妥,枕底鬟、罗袂半兜。
西郊风雪满天时,坐隐乌皮独尔思。书札未来先得喜,鹊声偏在傍檐枝。
望望长安道,秋高紫气新。燕台真得骏,汉苑欲歌麟。
笑折看花屐,狂呼漉酒巾。老怀无浪喜,个是眼中人。
古称难画莫如马,近朝惟数李伯时。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
头类渴乌尖插耳。竟度流沙轻万里。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
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
亦闻东海上,登望见瀛洲。云开远仙宅,风却近人舟。
珠树夜色满,药山春芗留。倘值徐生辈,为访始皇游。
霜林遥望灿瑶华,红树依稀景倍加。双竹肩人添逸兴,淡烟疏雨付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