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山色秋停使者轺,孤城何处不萧条。请看襄子宫前水,依旧东流豫让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四载一相逢,相逢遽为别。
侪辈日萧条,与君俱白发。
卮酒不暇执,旧游那复说。
忽忽无他言,暑行戒饥渴。
厥不云乎,惟其惟时。上天所保,福禄不亏。
去年敛板趋庭侧,门前杨柳金如色。
今年公去柳何如,已作凉阴舞寒碧。
岁月匆匆无足恨,离合人生那免得。
身如汀雁偶相逢,自是不须论定迹。
我今胡为抱不满,攀辕益为邦人惜。
永嘉雄望城海滨,吏久不良民弊积。
年来开府皆钜公,旁助划除知有力。
岁当乙卿夏不雨,旱雾吹风千里赤。
爱人节费惜锱铢,廪廥单穷犹足食。
北方兴师日千金,州县皇皇虑供亿。
溥哉时发仁人言,未至取鱼忧竭泽。
青衫幕吏有何能,造物见怜相抆拭。
自知愚拙生霾雾,临事昏蒙无远识。
天机遇触狂态作,掐鼻炙眉成痼癖。
唯公道眼借馀青,颇许披心露真率。
人生感因未易言,正恐不能同木石,
仙才秀骨公所有,化作文章可华国。
持身况若玉壶冰,透里无尘只清白。
暂分半刺聊尔耳,此岂能令公议塞。
行当摆脱州县冗,下跨秋风开六翮。
夔龙有室俱可入,愿吐诗书资硕画。
自馀强饭无足云,转首潮平江树隔。

郁然台殿锁芙蓉,见客山僧自打钟。小槛浮空秋水阁,虚庭随影夕阳松。

泗州名在池无塔,饭石师归寺有峰。欲扫南墙留半偈,白云回首愧尘踪。

何得清时便挂冠,归来高卧水云间。一轮白日易催老,百斛明珠难买閒。

行止尽将随野鹤,生涯都付与青山。庭前乌影高三丈,见说朱扉尚闭关。

谢绝妖巫罢祷祈,不将性命媚神祇。刻肌冤苦伤心痛,病者年来细得知。

佳游不惮趁清晨,野鸟啼花解唤人。有约重来春又半,青山无恙待间身。

狡兔留三窟,猕猴戏六窗。情田锄宿草,心月印澄江。

酒戒何曾破,诗魔先已降。雄蜂雌蛱蝶,正自不成双。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出岫无心,凌江有态,飞面鱼吹絮。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涵影淡荡悠扬,朝朝暮暮,是几番今古。指点昔人行乐地,半是鹭汀鸥渚。映飞朱楼,踏歌画舫,寂寞知何处。天涯倦客,几时归钓春雨。

红烛照啼痕,当窗伴孤影。莎鸡语庭树,长夜心耿耿。

梦寻关山去,不识关山路。长亭枫叶秋,忆君相别处。

路绕飞狐西,心与大刀折。鼓声断重围,斜日阴山雪。

阵云随草低,杀气傍城结。何人哭辽水,水上青怜灭。

边色寒苍茫,老将节旄绝。胡马蹄足高,踏冰如踣铁。

露宿黄沙戍,哀笳增哽咽。征人半未归,分甘死饥渴。

家山常在眼,莫念经年别。

初逃揕未亡,又遇朴无伤。
如何博浪祸,更使副车当。

午贯姑榆战教宗,漫天飞旝苦连烽。杀机金父终当尽,要看潜霆起蛰龙。

黄金闲不得,白发自然侵。机浅藏山固,交穷见道深。

虽无投辖客,却遂著书心。惟与家童约,僧来月下吟。

学禁初行好断魂,中庸大学委尘昏。
如今天子都除却,正学何忧更屈伸。

江亭日落鹧鸪啼,酒尽沙头惜解携。离思不堪成去住,宦情无那易东西。

清秋野戍闻寒角,残月山城听晓鸡。明日思君还北望,暮云烟树晚凄凄。

杀人刀,活人剑,
劈破虚空成两片。千妖百怪尽潜踪,
万象森罗光影现。艾人与门神,
端的见不见。拄杖子聊通一线。
金羁白面郎,何处蹋青来。马娇郎半醉,躞蹀望楼台。
似见楼上人,玲珑窗户开。隔花闻一笑,落日不知回。

堪忆处,墙绕院西楼。红树窗前花斗锦,碧天帘外月如钩。

时序总悠悠。

销减了,少小旧风流。午摘珠兰才被浴,晚开茉莉更梳头。

同坐看牵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