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与 其四

中原北望九河分,太守扬帆入五云。莫按腰间鹿卢剑,明珠今日便投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阳无光天索寞。
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古谈今自惊愕。
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阴消。
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

雉鸣朝求雌,木坏疾无枝。仁心秉君子,小弁怨何矶。

在昔共世子,待烹慰骊姬。亦有鲁闵氏,朔风衣单衣。

二贤岂不怨,仁义固良知。夐夐彼投兔,蔌蔌奔鹿斯。

道死尚或墐,况乃天性为。

明日雪消春水深,长江归客早披襟。仙牛知有重来约,只恐迷津不易寻。

冻云著地静无风。簌簌坠遥空。无限人间险秽,一时为尔包容。
凭高试望,楼台改观,山径迷踪。唯有碧江千里,依然不住流东。

银河半倚凤皇台,玉酒相传鹦鹉杯。若见君平须借问,仙槎一去几时来。

淡月流辉照绮栊,夜深砧韵起丁东。芙蓉凉透罗衫露,兰麝香摇玉钏风。

净拂并刀裁素练,频添挂火试熏笼。征衣可寄情难寄,聊托鱼缄一纸通。

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昨看新图湖上宅,烟雾白日生高堂。

层峰上蟠石图图,绝岛下瞰江茫茫。长松并立各千尺,间以灌木相低昂。

松下上人坐碧草,秋影欲落衣巾凉。囊琴未发弦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赤城霞气通雁荡,巫峡雨色来潇湘。谁能千里坐致此,欲往久叹河无梁。

风尘涨天蔽吴楚,六年怅望神惨伤。玄猿苦啼岩北树,白雁不到江南乡。

赭山焚林绝人迹,如此山水非寻常。此图本为自安写,亦感同姓悲殊方。

幽轩素壁泉声动,对此令我心为狂。何由扪萝逐麋鹿,振衣直上云中冈。

登临一写漂泊恨,长啸清风生八荒。

金凤洲头倒玉壶,铜塘浦口送飞舻。他时若记分携处,花满春城闻鹧鸪。

偏袒右肩赤一膊,开颜含笑不作恶。
广深莫种金莲花,故使浮杯衬双脚。
心既忘形亦忘怖,徒使旁观毛发竖。
本无行止令人图,竟到彼岸归何处。
我知画者意识真,是故古来传到今。
亦无此心可得惊,亦无此身可得沈。
浪头乘风正得路,不动诘严几时去。
从今不往亦不还,一幅之间作常住。
君不闻古人只作如是观,请公莫问何以故。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湘华梦影。可西风昨夜,几回吹醒。犹记盈盈,廔上黄昏,瞥见游春鞭镫。

开门笑语红襟燕,休负了、海棠栖稳。天涯别有桃源,误却璚枝芳信。

太息琴丝笛谱,纵弹尽不似,旧时人听。暮雨潇潇,此日江南,帘捲疏花微病。

香心熏彻相思字,又半晌、月明更静。祇无憀、白雁横天,说与凄凉风景。

非云非雪月初浮,疑是佳人狐白裘。
细雨狂风莫欺折,冰肌玉骨未禁愁。
小巷朱桥花又春,洞房何事不归云。
二年前过曾携手,今日重来忽见坟。
香魄已飞天上去,凤箫犹似月中闻。
纵然却入襄王梦,会向阳台忆使君。

莽莽乾坤作战场,争雄南北欲分疆。似闻袖诏来陶谷,无复挥戈继鲁阳。

六合纷纭完独往,千秋名义重三纲。遗书字字皆真实,可与西台记并藏。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星槎渺渺逐行云,骚客情悰入雁群。寒日人过天水郡,高原秋老隗嚣坟。

民居土穴冬应暖,秋垦青山昼正勤。风俗淳庞犹太古,莫教全璞易深文。

万锻炉中铁蒺藜,直须高价莫饶伊。
横来竖去呵呵笑,一任旁人鼓是非。
东西楼阁与云齐,天际孤烟认恶溪。
记得幽人旧吟处,独游亭在野桥西。

属国沧溟外,雄图压巨鳌。城隅防鼠雀,市上卖弓刀。

旗鼓双峰雨,楼船八月涛。将军今坐镇,冠盖路相高。

天外谁呼众鹤来,坛前道士本仙才。
月明辽海通三岛,能载飞琼数往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