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其一

遥传锦札雁池来,问我看春醉几回。消渴未能常傍酒,乞君携客上平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近节翻多事,为家不亦难。
老成须药力,愁绝向谁宽。
冻雨能妨梦,朝霜故作寒。
衰颜心自了,不待镜中看。
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
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
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
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

岂无芳樽酒,笑语共一觞。亦有佩菊丛,新苞弄微黄。

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群鹭方盛集,离鸿独高翔。

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君子乐为政,朝廷须俊良。

归来紫微阁,遗爱在甘棠。

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都护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甘泉。

莺闺燕阁年三五,马邑龙堆路十千。谁起东山安石卧,为君谭笑静烽烟。

小胆空房多悸。那更鸟啼蛩嚏。帘卷看银河,心与繁星俱碎。

红泪。红泪。长浸合欢翠被。

孤亭閒坐共忘机,华顶飞泉半夕晖。莫讶小舟频载酒,山林今日故人稀。

钟阜山高王气增,元宵景象称丰登。万家门巷银河绕,九陌楼台火树层。

天上凤韶乘月动,人间鳌驾绕云腾。旧游何许今如梦,二十年前记所曾。

写出吴中胜,平生历历经。
露窥烟渚静,山入柁楼青。
老气何由逸,奔晖不肯停。
北潭摇梦否,渌面照轩棂。

屐齿破苔色,林塘欣共寻。水光连竹坞,山翠上衣襟。

疏柳摇斜日,高梧转晚阴。娵隅休入咏,可怕兕觥深。

种葛南山下,春风吹葛长。
二月吹葛绿,八月吹葛黄。
腰镰逝采掇,织作君衣裳。
经以长相忆,纬以思不忘。
出入君箧笥,长得近辉光。
层冰布河水,中野皓凝霜。
吴罗五文采,蜀锦双鸳鸯。
君恩当断绝,叹息摧中肠。
中肠日以摧,葛叶日以衰。
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步上吟台荒,极目但平楚。四顾渺无人,持杯欲谁语。

心期友招隐,自笑非梁父。抱膝一长歌,商声振林莽。

能言之兽,是谓猩猩。厥状似猴,号音若婴。自然知往,颇识物情。

沪戎瘴疠窟,闽粤山水乡。
如何产此物,烂然照炎荒。

天际微云一抹青,石衔精卫满烟汀。波喧鼍鼓潮声息,风过鱼梁水气腥。

戏马呼鹰空有恨,求仙采药恐无灵。忘情名利身还健,不饮茱萸酒独醒。

索笑拈花,怯寒避月,珊珊讶是飞仙。绿鬓垂丝,知它憔悴年年。

漫言生小工愁甚,便无愁、瘦已堪怜。语凄然,为问同心,只有湘兰。

昨宵梦去分明见,记倦眸剪水,芳气吹烟。空谷香清,哪容蝶绕裙边。

几多幽怨凭谁诉,掩离骚、重整琴弦。笑人间,桃李寻常,并蒂争妍。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湖外层峰泻顾瀑,天际阴阴长寒木。
南北行人望莫穷,秋云一片横幽谷。
占著商山接华山,两京浑在笑谈间。
樵苏按堵人甘寝,别队官军入武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