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六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越女理前音,燕服罗清宫。

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驾言服广陵,将以适曲江。

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

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

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辰州万里外,想得逐臣心。谪去刑名枉,人间痛惜深。
误将瑕指玉,遂使谩消金。计日西归在,休为泽畔吟。
倦眼忽惊三月暮,杜鹃啼处绿阴多。
春今且住为佳耳,雨不能晴将奈何。
红紫只催人老大,苍浪莫怨命蹉跎。
贫中政自难留客,赖有诗情尚不磨。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
不作常情问京雒,鱼山好在故园松。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无数青莎绕玉阶,夕阳红浅过墙来。
西风莫道无情思,未放芙蓉取次开。

东海不复见,世德重清门。绝代流风馀韵,披拂见遗芬。

乔木广留嘉荫,丛桂浓堆别业,秋色正平分。倚树读书者,金粟是夫君。

淮海气,书画手,宰官身。合向木樨花畔,添写月中人。

妾本芙蓉艳艳,郎似紫薇冉冉,黄色到眉痕。衣上暗香袭,底用换炉熏。

阳秋皮里。何止肉匀肌理腻。玉莹冰清。无俗偏宜百媚生。

银屏读曲。药店飞龙为谁出。坦腹才难。消得文章比建安。

漂泊嗟吾远,支吾赖汝贤。
老亲思馔肉,痴女忆衣绵。
刀尺砧声里,灯花笑影边。
聊将千里梦,持送到金川。

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

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

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文章光艳压苏州,照乘何劳诧魏侯。
鸠杖欲寻江左胜,鸥盟相约社中游。
囊空自喜陶朱得,诗拙还因杜集留。
把玩日吟心似醉,定须论月废梳头。
良夜思君归不归,孤灯照客影微微。
携来独枕谁相问,明月空庭泪湿衣。

雨声不住。都在芭蕉树。银豆抛来如按谱,此际有人细数。

黄昏庭院廉纤。高烧绛蜡垂帘。一样熏香独坐,今宵只觉寒添。

过雨天街月色新,楼台灯火照阳春。盍簪赖有诸公子,总是东风得意人。

村背梅花旧有名,肩舆随傍羽衣行。香吹短发松风落,静洗烦襟涧水声。

可赋庵残花自发,师雄梦断鸟犹鸣。醒人风景忘归处,名利红尘一笑轻。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天上玉书传诏夜,
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鸟飞迟。
野径东风起,山扉度日开。晴光拆红萼,流水长青苔。
逋客殊未去,芳时已再来。非关恋春草,自是欲裴回。

侯治吾封好,六春寓水滨。忘机鸥共适,徵异雉来驯。

秋碧天涵水,江清月对人。濯缨渔父曲,不厌往来频。

新诗海内流传久,旧德朝中属望劳。郡邑地卑饶雾雨,
江湖天阔足风涛。松花酒熟傍看醉,莲叶舟轻自学操。
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旧历江山眼重开,平成摇辔赏嵩台。
晋康假道昔为守,按部今持使节来。

当年停盖此婆娑,障海孤峰翠结螺。南朔东西波浪急,辛壬癸甲别离多。

石根隐聚鼋鼍窟,松顶高穿日月梭。万国衣冠渺何处,满湖烟雨一渔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