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 其十六 临高台

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

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满幅清新,好谱上香弦,恨无纤手。珊瑚七尺,石尉筵前尽有。

忆天上、几度花开,悔玉清轻别,凤侪鸾偶。短拍长谣,迸碎鲛盘珠走。

御河连宵秋雨,换十亩残荷,一湾疏柳。潜来擪笛宫墙,月明感旧。

墨迹离奇似斗。半倒薤,半成急就。馀兴淋漓,拚涴遍、舞巾歌袖。

荒山响清梵,竟日无行迹。释子支遁流,相逢澹空寂。

云归天际閒,鸟度林中夕。境净秋色多,心远群机息。

妙契两忘言,微钟出萝薜。

秋湖皎皎月泠泠,听罢渔歌酒欲醒。
试问秦皇放船处,白云深锁佛头青。

二日新年半月春,朝来小雨破轻尘。依稀带雪梅枝老,彷佛笼金柳色匀。

投隙会并宜勉强,转头光景祇逡巡。不应万点花飞后,方许伤多酒入唇。

襏襫但多于耜者,犀渠不见弄兵人。
盈畴云子岁不恶,父老却谈今使君。

谢氏诸昆,梁园胜侣,莺时俱集。花舆锦辔,踏遍春山晴碧。

问湖边、烟雨楼台,乱峰犹认南朝迹。正寻芳未倦,绿杨桥畔宝蟾初觌。

鹊炉拥道,看清光如水,水光还射。坐列氍歈,共把瑶觥欢吸。

笑庾公、楼上横床,爱子野风前弄笛。待归来、还怕杏园客散花叹息。

随侬何物四经秋,只有江南万斛愁。客枕蛩亲闻最早,乡书雁少到无由。

菊丛今岁还经眼,茅把何时得盖头。工部也应儿女隔,羡他相近水中鸥。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大道在三田。知一都休执一边。通贯两间方寸内,幽玄。

三一分形象帝先。

钻则愈弥坚。仰寸弥高廓化权。视听不知无极旨,空圆。

耀古腾今妙体全。

南国有佳人,秀色丽春阳。
素手弄机杼,织绮向兰房。
凉宵步玉阶,罗袜沾微霜。
坐愁容华歇,中宵理丝簧。
凤笙欢未彻,瑶瑟怨何长。
哀响激林木,回音动华堂。
借问此何曲,新声奏宫商。
东邻有游子,闻之感中肠。
愿持五杂组,系君罗襦裳。
携手共游衍,卒岁以翱翔。
中情莫自致,脉脉怀内伤。
倦游太史牛马走,作赋先生亦乌有。
杞国天摧只自惊,梁国瓠落知谁要。
青津碧荻寒不摧,园丘紫柰天下无。
嵩南少华梦可到,仙人鸿宝今无书。
霜煎雪逼梅花少,不向春风怨摧槁。
万古乾坤苍狗云,一天风雨黄鸡晓。

琅玕百尺俯清流,直干凌云耐素秋。六琯已裁鸣凤律,一竿还上钓鱼钩。

飘飖志适烟霞迥,欸乃歌长水石幽。远浦澄潭随所适,此身何似到瀛洲。

小小茅茨野老家,不随桃李竞春华。
欲知格韵真孤绝,秃尽千林始一花。

杨子长征入蜀时,疏林落叶相扶持。杨柳楼头不忍望,归来未厌春风迟。

自古人歌蜀道难,壮士未老头胪寒。夜火山黑虎睛烁,朝槎瀑跌蛟风攒。

纡曲秦蜀多古路,兴亡苍苍横薄暮。霓云低哭玉环坟,霹雳不死青牛树。

五丁妄凿天钩连,粪金梦醒贪人悟。汉川城中有拜台,定军山下生蒿莱。

逐鹿鼎分今已矣,钓鳌恢网胡为哉。缚鸡小儿撑地轴,逝骓错莫拔山哀。

羽扇巾帼两不来,北风吹之成尘灰。太白雪霰飞鸟绝,锦江花草垂苔莓。

山川不可极,去日将复回。孤马玄黄,夕阳淡颓。生人到此,安能对之久徘徊。

自怜生理哀乐煎,与君且酌长鲸川。燕市珠美如花,劝君珍坠珊瑚鞭。

典貂裘,换麟脯。五侯门峻登龙苦,君行何处友钟鼓。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光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
小窗帘箔护重重,榾柮炉心蜕骨红。
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
盘石垂萝即是家,回头犹看五枝花。
松间寂寂无烟火,应服朝来一片霞。

戛玉成声,裁云练色,妙造词家上乘。源水桃华,造复世间蹊径。

正堪拟,初日夫容,有天然,翠香红映。怕古人须让今人,词坛拔帜到三影。

怜君清况似我,何日遂初堪赋,买山钱乘。一斛松醪,一盏乳华新茗。

趁江乡、莼美鲈肥,更湘水、月明烟净。便与君,终夜赓酬,共乘烟外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