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心如明镜台,此言出浮屠。后来发精义,并谓此台无。
此台已是赘,何况形而器。圆释谓超然,点头会意思。
多谢城山翁,一语迎禅锋。顾我尘俗人,与物方溶溶。
蝶趁花飞争入坐,倚空百尺游丝堕。乱山衔日半船明,断云载雨前村过。
蕨芽戴土小儿拳,渔市人归柳贯鲜。罨画溪头人语好,烹鱼煮蕨饷春田。
客车梁地相逢日,骢马秦关独去时。荏苒风尘千里别,飘零江海六年思。
旌旗暮入黄河戍,殿阁晴登华岳祠。揽辔宋应违壮志,挥毫先已见雄词。
秦王好神仙,东上琅琊台。蛾眉绿发五千辈,去乘长风款蓬莱。
此时秦人海旁立,生别死分不敢泣。但见高帆云中没,野鸟悲鸣为翔集。
过海舟,何时还,火焚荆棘空骊山。
亭成寄乐小裴回,野水粼粼傍酒杯。未有政声追召杜,敢将诗律继欧梅。
春风已办政花絮,夜雨惟怜老菜台。百二十春今恰半,不须扁榜记曾来。
白如白玉簪,香如玉田禾。行人且莫行,听我采菇歌。
侬家住在黄河曲,一日波涛怨杀河。河来有鱼去有麦,麦下秋霜菇菜多。
不求河血城南去,只愿年年河不波。
紫塞长城万古悲,堑山还复见今时。臊奴秪益轻专制,老耄何堪锐出师。
豁开沟沟水,东西流麦场。碡碌声渐急,黄犊横奔汗如泣。
重云叆叇四望集,顷刻那能辨原隰。天之未雨沟不开,枝头啼鸟为谁哀。
如来悯诸子,平等无高下。诸子自愚痴,所以难教化。
直心是道场,子心转奸诈。遣子净三业,转爱论俗话。
遣子内脩真,向外转寻假。遣子学无相,捻他有相把。
无诤最第一,论义成相骂。
年少初辞阙,沾恩更隐难。已知成傲吏,不敢耻微官。
劲节凌冬劲,寒枝历岁寒。抱琴时弄月,流水为谁弹。
昨岁征鞍上,冰霜阅岁华。汴河惊柳叶,燕市殢椒花。
蜗角真成误,蓬心转自嗟。籯金人共羡,无复一经夸。
小雨啼花,深烟怨柳,往事倩谁重诉。甃冷铜瓶,尘封玉镜,试问荒溪鸥鹭。
说起那时恨,又恐怕、莺愁燕苦。醉馀一点閒情,立尽阑干凉露。
残月三更南浦。想山鬼清游,木兰微赋。金椀生苔,漆灯无焰,应是不胜凄楚。
叹一场春梦,长堤外、落红无数。记取明朝,莫上危楼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