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紫阳书院作 其一

旧游过眼总云烟,又向吴中借一廛。韩愈偶成进学解,屈原聊赋卜居篇。

高登坛坫虽非分,暂寄琴书亦是缘。输与兴公清福好,好山刚对讲堂前。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为问人生,□要足、何时是足。这个底、蜗名蝇利,但添拘束。便使积官居鼎鼎,假饶累富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分已定,心能服。宛句畔,昭亭曲。有水多於竹,竹多於屋。闲看白云归岫去,静观倦鸟投林宿。那借来、拍板与门槌,休掀扑。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净洗旷轩眼,雪天间看梅。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歆艳。有谓其韵俗者,使仆作语,为赋此曲
寂寂江天,雪又满、晚来风急。空懊恨、散盐飞絮,未成轻集。万里长空飞不到,珠帘卷尽还羞入。问向晚、谁欲画渔莎,寒江立。
天黯淡,催残日。波浩渺,添寒力。又何如聊遣,舞衣红湿。好与月娥临晚砌,莫教先放梅花拆。便准拟、一醉广寒宫,千山白。
小棹若邪乘晓入,苧萝人已当风立。
好春不雨但浓阴,铅水急。
溪纱湿,丽草云根香暗拾。

危墙荐棘锁重关,不许游人取次攀。一夜西风零落尽,牛羊成队下空山。

十五明星近紫宫,熏炉香里佩玲珑。省郎趋幕皆时彦,元帅临边暂总戎。

黄阁风云盖盛幕,苍生霖雨望群公。当年礼乐三千字,今日须看及物功。

衰年六十喜平头,微禄虚名老可羞。
自笑一生同蝜蝂,了知万事等蜉蝣。
寡懽元亮须归去,老病相如已倦游。
只忆西湖春涨绿,柳边雪外舣兰舟。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海涌峰头行径微,芒屦欲趁孤云飞。风高木客作人语,月出天王骑虎归。

杰阁重楼递隐见,寒泉古木相因依。荒邱王气岂消歇,干将莫耶千载稀。

天寒共维未能灵,伫立通宵户不扃。
小萼欲争天下白,数条独向雪中青。
肯教旅雁寻常见,未许游蜂取次经。
一片唯愁污尘土,寒苕和月扫中庭。

天宝开元事已陈,风尘宇内老遗民。偶谈先世频挥涕,为破家园只负薪。

训子八行文不灭,讼冤一疏血犹新。衣冠古朴人谁识,认是林宗垫角巾。

挂起山窗满眼秋,小溪寒处竹深幽。有诗戏尔教儿诵,无酒归而与妇谋。

窗为防风须密补,篱因禦寇更完脩。怕无人可论心事,剩种梅花在屋头。

两楹虚敞瞰清流,绕屋脩篁面面幽。春草细分三径曲,夕阳斜映万竿稠。

筵开云影侵杯勺,舞罢空泠杂佩钩。迟老借君风月里,短衣醒醉伴沙鸥。

事有怕爱,语分忙闲。左右前后,内外中间。青云千里,紫气浮关。

五星东井,微臣北山。

山寺门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闻钟。
中宵引领寻高顶,月照云峰凡几重。

十载三朝里,孤峰五夏僧。开扉怜月堕,抚竹看云兴。

黯黯何所极,冥冥天欲层。草堂清兴发,遥见下方灯。

万壑千岩飞雪,小桥断岸平溪。
得句独骑瘦蹇,寻僧远过招提。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