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其一

瑞鹤灵龟,双白鹿、谁献寿筵珍物。一簇笔歌围锦障,杂遝南厢西壁。

黄阁元公,春卿太宾,玉质涵冰雪。周廷朋寿,不数汉家三杰。

麟袍蟒绣辉煌,玉带联翩,高兴尊前发。银箭不闻更漏永,红烛千行明灭。

却笑吾生,今朝初度,鬓有星星发。年年同醉,管领壶中日月。

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你喜欢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壮游心事已蹉跎,寂寞扃扉似养疴。秋尽却看来雁少,暮愁空对远山多。

频伤白露摧兰蕙,独羡清风满薜萝。见说新编又超绝,近来衡鉴复如何。

碧树凉颸惊画扇。窗户齐开,秋意参差满。先自离愁裁不断。蛩螀更作声声怨。山绕千重溪百转。隔了溪山,梦也无由见。归计凭谁占近远。银缸昨夜花如糁。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边角静,戍衣单。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雁帛远,风急堕旌竿。

望长安。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去年乾没道途间,今岁官期日月悭。学古虽然非为禄,食贫宁不厌居閒。

利心汲汲人皆是,巧宦悠悠我不关。三尺若能多所活,尘泥何必贱青纶。

荡舟西陂上,望山怀远公。
遥知覆衲卧,雪屋一灯红。
事殊迹暂旷,神交理自通。
维当待岁杪,期子白云中。
小窗兀兀守更残,案上诗书亦懒观。
频翦烛花听夜雨,尽垂帘影隔春寒。
破除梦幻从头了,安置身心向下看。
老子静中消日月,全然不似客长安。

青娥试手,剪秋痕、洗出几棱寒玉。十丈瑶阶清似水、飞下仙鬟钿雀。

碾得烟松,措将月软,一搦冰华绿。香奁颤处,纤纤新样难学。

果然光晕珠翘,缃欹晶枕,影亸琼枝弱。风露谁家庭院里,闹扫残妆初浴。

拾翠人归,坠钗声定,蓦记年时约。搔头慵整,夜凉帘外花落。

水调歌联孺子歌,红蘅碧杜衬烟萝。惟应方寸尘须洗,敢负沧浪水独多。

僧偈或参温阒寂,道书閒读慰蹉跎。沙鸥亦是云烟翼,荡荡青天浸绿波。

上壶注水水缕明,中壶激箭移银星。铜龙宛转吐余毒,闷杀长门不寝人。

情云心上如火转,泪涛湿透银蟾白。三百六旬尚可支,二十五声消不得。

何人夜扣相如扉,千金买赋成何迟。男儿酒后多情思,此意文君知不知。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

钟声半夜出明楼,陵树行行石磴幽。鹄立且须行使钥,骏奔初荐太常羞。

桥山弓剑云长闭,原庙衣冠月自游。曾是钟陵陪祀者,几回清梦落南州。

眼中尘中政昏昏,华盖风高翠入云。一代风流超晋宋,百年礼乐寄河汾。

波宽好看鱼龙化,天远空怜雁鹜群。亦有平生观海意,出门万里独惭君。

诏选宫人昔奏知,怪来朝讲故迟迟。忽逢丹扆垂裳日,正忆天言罪己时。

先帝初年真圣主,轮台一诏更吾师。微臣旧有千秋鉴,却望调元鼎鼐谁。

巢湖亦云险,旷焉豁心胸。于时雪初霁,山高玉众巃。

嵷山亦逦迤,拱揖互为容。风帆顷刻过,我目不得穷。

但见连樯来,横亘若垣墉。缅怀草昧初,舟师汇元戎。

至今赵与俞,庙食崇元功。奈何濡须坞,纷纷斗枭雄。

非无爪牙士,所攀非真龙。信知圣人作,万象开晦蒙。

细数交游四十春,期君寿域作天民。白云不护寿前石,黄壤先埋席上珍。

五尺丹旌书处士,一编藻句记诗人。伤心未及灵輀送,重对青山泪湿巾。

皓首奋畎亩,草野愿忠心。乱贼人皆讨,何须问古今。

余观酒诰与宾筵,更上参之大禹言。灼见酒中藏大祸,临杯克戒庶能全。

叠叠危楼面面通,登临醉与美人同。飞甍回度浮云碧,列槛斜翻落照红。

蒲剑暗藏仙子宅,塔铃空语梵王宫。飘然欲撚长髯去,笑御鸿蒙万里风。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