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督辅可法 其二

鼓声铃阁夜惊眠,缟素孤臣茗饮年。一死平生文信国,千秋奏议陆忠宣。

国殇有母呼辽鹤,家祭无儿拜杜鹃。泪洒隔江埋骨处,梅花斑竹黯春烟。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一政政官轧轧,一年年老駸駸。
身外名何足算,别来诗且同吟。
谁云姑蔑远无诸,梦绕可仟抱膝庐。
我得閒中繙鲁语,公应静里玩羲图。
雷犹地伏阳新复,云向天升雨可需。
好倡诸贤为时出,只容衰嫩老西湖。

睡起伥伥扇懒摇,枕痕著面未全消。山丹石竹俱零落,孤蝶飞来伴寂寥。

寒空黯惨塞不开,篵琼屑玉卷地来。
乾坤变灭定何意,风为披拂云剪裁。
和声载路天亦喜,簸弄花絮为春台。
了知麦秋更好在,老农指此丰年媒。

鸡骛守樊笼,鸿鹄游四溟。羡君一麾去,不负人间名。

孤帆西北风,海日东南明。回首笑富贵,浮云亦何轻。

我忆童子时,綵衣戏五亭。离怀重自感,堕泪沾长缨。

晚客无一来,独步入东谷。
园林已成就,此景颇不俗。
落落岩畔松,修修涧边竹。
爽气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寒泉激乱石,磊磊漱琼玉。
荒溪清余润,满地苔藓绿。
珍禽静相倚,毛羽华且缛。
高下相和鸣,不去若驯伏。
幽花杂红紫,点滴乱盈目。
坐久微风来,时闻散余馥。
往年读书处,宛尔旧茅屋。
虽然小破坏,修整可数木。
开门拂轩窗,无限起蝙蝠。
纵横列虫网,不免自扫扑。
壁间细书字,多是亲写录。
当时苦谋身,如此用意毒。
于今三十年,才抵羊脾熟。
一从入仕路,行步每踖踧。
所畏惟简书,其甘者藜菽。
中间何大幸,致身在天禄。
无状陪俊游,俯首常自恧。
连章乞外补,得郡悉乡曲。
虽名二千石,敢自辞碌碌。
朝廷设新法,布作天下福。
或虑多垢玩,训戒稍严肃。
刺史当是时,能不为驱督。
行之以中道,勉副议者欲。
刻薄素所憎,忍复用刑狱。
进身岂不愿,实惧有阴戮。
昨从汉中归,于此度炎燠。
亲朋日相会,分义愈敦笃。
便欲从之游,投簪解朝服。
退自数年计,伏腊殊未足。
还当武康去,就养若鸡鹜。
贫虽士之常,于我何迫蹙。
简飘若自具,尚可继前躅。
奈何食口众,不比回也独。
东方千余骑,导从催我速。
行复登长途,貌展心甚缩。
渊明岂俗士,幸此有松菊。

古桂幽香曝晓晴,玉人风格照秋明。恰宜重九当初度,喜听双文是小名。

好梦更徵裙带解,私书合用佩囊盛。妆成自赏通身影,秋水帘前有一泓。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琼花飘砌。点额新妆媚。微雨间,轻风起。同云迷雁杳,绣阁添香沸。

囊罄也,惟馀薄酿还堪醉。

幸识贫滋味。衙舍清如水。冰欲泮,寒应已。心随残梦远,意搅繁英碎。

春又也,人归不似春归易。

云霞深护芳树村,门巷阴连流水源。童子青衿应宾客,丈人黄发对丘园。

池间鸂鶒回翔好,沙上蘼芜空翠繁。濩落新从栗里去,问予松菊旧柴门。

此君有清节,高居在空谷。吹箫蹑凤翎,珊珊鸣佩玉。

玄冬尚闭藏,游子戒远涂。出门少人迹,霜露沾衣裾。

强颜辞老亲,低首恋蓬庐。牵舟逆北风,堕指哀仆夫。

十年赋倦游,卜筑沧海隅。既无官守责,亦作饥寒驱。

宴坐固所怀,复此畏简书。仰惭随阳雁,俯羡在藻鱼。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略染尘缘也不妨,罗浮仙子舞霓裳。返魂幸有还丹术,革面难寻醒酒方。

雪后春前凭位置,脂香粉腻费思量。莫将艳体疵清品,此是人间铁石肠。

那吒城内起楼台,万朵宫花次第开。
见说南朝好儿女,远随帝玺渡江来。

天才聪达重屏京,庆毓珍符拱治平。九万狼貔归镇卫,三千犀甲仰经营。

论文逸兴招枚叔,设醴隆施到穆生。宋室濮阳奚足拟,岿然勋德大横庚。

南方有奇士,湖海声猎猎。
功名志气锐,不惮远跋涉。
春风一片纸,区区无所挟。
持此欲取偿,易於拾秋叶。
何以赠君言,勉哉耘其业。
叠波漾层汉,残阳补断霞。

蜀使宁辞蜀道难,千山空说鸟飞还。金牛旧启通秦路,天马西来入汉关。

旅泊尚依三楚外,梦游先到七盘间。云边独忆乘槎侣,夜夜看刀泣宝环。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