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开青雉两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
幸依日月瞻龙衮,偶际风云集凤池。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年光得得匆匆去,二十黄州。三十苏州,懒去重登太白楼。
青山黄阁传何事,半为闲愁。半为忙愁,听雨江湖易白头。
水边葭叶冷含秋,城外山光晚映楼。霜露忽催时物改,乾坤如共此身浮。
深村暧暧怜荒业,飞盖飘飘侣贵游。明日拟登华不注,醉看东海豁双眸。
淮流我方溯,汉水君已渡。缨弁樊山酒,羽猎云梦赋。
合沓二别峰,濏汨三湘路。离爱笃所欢,长波渺烟雾。
亭隐余不旧,人推武子贤。古书堆卧内,流水到阶前。
畏酒心先醉,吟诗思独玄。更闻怀逸兴,相约访丹泉。
月落江水明,疏钟发林杪。濛濛山气合,历历川光晓。
妙静玄化机,纵意群动表。悠然悟真趣,忽觉天地小。
是身本无累,万事相纷扰。愿释经世情,于兹共幽讨。
海珠突兀海中间,游客回舟尽破颜。西上更看双砥柱,北来惊唤小金山。
潮平南海光如沐,浪下牂牁势欲还。几度沿洄心百折,一丘思傍老僧闲。
青峰一曲抱愁云,中有先朝谏议坟。往日儿童识邹浩,到今野老哭刘蕡。
山头树屋称残卒,地下戎衣见故君。埋骨便为干净土,丰碑华表漫纷纭。
探花时节按歌回,粉黛重匀傍照台。定是君王急宣召,忽然蟢子上头来。
唤仆过林寺,逢僧问石桥。
脉脉情何似,微微一两蝉。夏云高岭没,秋气草堂先。
鹤怨初残梦,鸡鸣欲曙天。年来多肺病,彻夜不成眠。
赑屃窗前石,参差类虎螭。秋晴藓可剥,岁晏竹相宜。
要自山川出,那知陵谷移。摩挲群玉瘦,风助马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