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枯桐挂壁涩秋苔,荩箧无衣甑有埃。忍听孤儿垂泪问,娘何处去几时回。
嘴利体轻乘夜出,群鸣音响似雷同。不知血饱身肥后,性命悬人掌握中。
春鸟过春不肯鸣,雨中仍听两三声。绿光影里还飞去,惊落残红一片轻。
山与烟云暝,溪兼冰雪流。寒枝啼秸鞠,炀室聚咿嚘。
此日征行困,何时丧乱休。尚矜争席好,无复旧鸣驺。
外族传仙系,中闺著德容。瑞符衣覆玉,懿范史编彤。
天阔云埋仗,秋高露泣松。宸心望归驾,沧海晦三峰。
正忧蕴蕴与隆隆,怪得连朝起大风。酷日从今宜敛暑,大王自古解称雄。
中庭老树吹将折,破屋重茅卷已空。可是南溟茝欲化,爰居先避鲁门东。
展骥犹穿魏郡花,分符忽指竟陵瓜。行瞻禹迹过三澨,带拥羲文望五华。
春雨蚕桑无旷土,秋风鱼稻满贫家。亦知王政仁为本,莫厌公田饭有沙。
官冷诗情澹,心间道味长。午蜂喧隔院,孤鹤立斜阳。
松叶堆茶灶,藤花点石床。尘缨欣暂濯,幽绝似沧浪。
雨过疏篱蟋蟀鸣,夕阳西下月初生。乡村风景秋来好,一架新凉话豆棚。
罗衣初卸露黄肤,累累嵌成万颗珠。最爱佳名同菽粟,秋收满斛不输租。
饥后家何在,归来始定居。丹心三尺剑,白首五车书。
戚畹名犹在,云台业未疏。结庐来小隐,岁晚足耕锄。
重城独隐居,世人寡相识。回塘路寂寥,深径花狼籍。
西风思忽生,南泉语还忆。遥山去意长,大江归梦直。
日暮立荒原,迢迢望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