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潦倒湖海客,梦跻巀㠔峰。壮心凌青云,豪气吞长虹。
风翻凤皇衣,月照梅花丛。玄洞飞蝴蝶,冲虚舞乐童。
秋波蘸铁桥,丹灶见葛翁。闽粤本异地,山灵纵奇逢。
青霞瑶草芳,朱明山带红。云母发潇潇,水帘雨濛濛。
夜乐鱼春游,伏虎云时封。翠袖笼青蛇,轰轰起潜龙。
逍遥跨白鹤,局踧嗟飞蠓。乾坤风景殊,笑宴天诸宫。
忽闻卓锡声,嘹喨盈虚空。惊觉东方白,悽然一枕风。
碧天雨过秋高,夕阳红处孤村远。卷帘凝睇,平林如画,飞云未返。
露结蒹葭,花疏萍蓼,别怀难遣。怅征帆一叶,久悬心曲,偏不共、归鸦转。
暮色苍茫莫辨。倚高楼、情长目短。带围风小,衣篝月淡,去时秋浅。
尺素传辞,寸笺达意,几番迟卝。到今朝细划,蟾光十分,又盈盈满。
崇陵飞雪点茶汤,亲奉杯棬荐影堂。故国歌声遍禾黍,老臣心事识冰霜。
每陈手诏开遗箧,屡见头纲赐上方。今日分尝犹侍馂,清芬彻骨起悲凉。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屋头铁马声丁东,明明历历扬真风。老夫梦熟蓬莱宫,钧天乐广盈耳中。
觉来轩知与神遇,逸响遗音竞奔注。梦觉曾无起灭心,帖然一似沾泥絮。
道人推门露未乾,相看一笑非颟顸。十世古今融当念,大千沙界归毫端。
爱尔年来手脚老,出没神机电光扫。南堂室内早鹰扬,钵袋千钧已传了。
翻忆当时侍禅榻,开口便受拦胸踏。罔象明珠离水泥,轩辕宝镜开尘匣。
明朝送君鄞水边,博多远泛东归船。老夫闭门仍打眠,更无心力论单传。
被诏守东吴,夜渡扬子津。拭目迎家山,洗我京洛尘。
此邦多贤豪,况复平生亲。初欲循故事,公宴月三旬。
庶以叙契阔,岂徒乐吾身。临州未阅月,吏牍方纷纭。
避嫌俄得请,主地翻为宾。樽酒未重持,行乐知何因。
物理可胜叹,俯仰迹已陈。趣整震泽帆,遥挹敬亭春。
五月而报政,速哉彼齐人。今我若置邮,何德于吴民。
举手谢吴民,自笑行役频。使君不能诗,烦汝迎送勤。
来惭白太守,去愧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