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
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
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寒玉砌澜,脩蛾横绿,青天明月初涌。人间今夕好,柳外凉阴重,沈沈两堤跨蝀。

问何人、曲声吹送。酒面邀秋,船头照影,吟思欲飞动。

烟空远眸堪纵。想菱飔乱起,荷气深拥。清欢惊易晓,光景随尘鞚。

南田词客今仙去,剩沙鸟、来成幽梦。谁与共。裴回写、閒情数种。

幽绪悄。欹枕梦回分晓。俯仰乾坤霜月皎。此际愁多少。

欲洗长空天杳。袖里青虹光袅。相倩一挥云汉表。莫打閒之绕。

绿水红桥夹杏花,数间茅屋似仙家。
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

又作州官去,秋霜点鬓纱。风生白马渡,月冷紫薇花。

三釜娱亲老,双旌放吏衙。重来定何日,云路有灵槎。

所思向何方,所思今有所。食蓼不知辛,食檗不知苦。

惟有所思愁杀人,蓼檗不能如苦辛。

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

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但闻缲车响,远接村西东。

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

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沽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

傍柳随花笑几场,管弦声里度韶光。尘随金勒□□细,风飏罗衣缕缕香。

紫菂销香,红衣落艳。独馀败叶当风飐。可怜憔悴不禁秋,旧时颜色无人念。

暮霭初横,斜阳半敛。一池碎绿萍飘点。采莲歌断画桡空,小桥到处柴门掩。

不上江亭数日间,雨余山色带清寒。
西风峭湛休围却,要放秋光入画阑。

一饱不可得,去家依故人。疲驴万山雨,小别亦酸辛。

铁锁蛮江渡,松明店壁尘。此行无劫帅,书问慰慈亲。

露含雨蕊一枝擎,逸韵翩翩自有情。芳草竞姿余味永,幽香分握袖风清。

撷英连理人多媚,纫佩同心语不争。好友相思共晨夕,灵根双秀豁双明。

鞭石成羊迹已仙,奔牛印石事其然。丹房寂历人千载,塔影孤清月一圆。

云里笙簧天上曲,风前缭绕座中烟。曾从慧远成三笑,二十年来岸谷迁。

交河冰薄日迟迟,汉将思家感别离。塞北草生思武泣,
陇西云起李陵悲。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
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

草屋频迁次,东风值早过。耳惭聋太晚,发喜白偏多。

潭静雁无影,春归莺自歌。浮生惟一笑,不必问如何。

保处问归程,沧茫入句清。
云生峰顶白,月近水边明。
芳草连平楚,晴楼出远城,
此身南北外,渔火是闲情。

天末云冉冉,林端鸟翩翩。云出既为雨,鸟飞亦知旋。

君子识其微,进退合自然。靖节旷世高,素翁当代贤。

出处虽异途,德音可同传。

玉溪石角尖如锋,山泉喷唚侵碧玉龙。
龙髯谁为不可识,石上菖蒲拳碧茸。
老根密节穿石瘦,细叶如林屯远岫。
百草烂死事潜萌,纤纤独与冰霜斗。
玻璃玛瑙春水寒,呼儿捧将持铜盘。
年来青眼志未丧,喜君绿发能冲冠。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