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
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作者正七人,饮中空八仙。长斋讵容醉,晋也合逃禅。
虚绿摇窗镜影空,庭梧瑟瑟剪秋风。水晶帘外朦胧月,人在秋江碧练中。
江汉分王地,空同访道年。浮云收滞念,一粒转丹田。
淮枕书仍在,东平思更玄。遥知最乐处,鱼鸟亦悠然。
夕泣已非疏,梦啼太真数。唯当夜枕知,过此无人觉。
蔚蔚傲霜叶,亭亭绿池畔。莫言盈尺材,要是淩云干。
绕屋流清水,非沽洗耳名。琴书怡雅志,风月足閒情。
澄碧鱼堪数,繁阴鸟自鸣。馀生欣有托,宠辱莫相惊。
瘦骨千年立,苍根百里盘。横张侧展绿波间。一带玉孱颜。
猎骑何曾顾,渔郎只漫看。诗人强欲状天悭。赢得鬓毛斑。
三槐堂后荔枝丛,六月累累青间红。摘浸盆池松涧水,乘馀石榻竹间风。
别来几载天涯想,归去将秋树底空。胜画君家多后熟,东君留待意无穷。
检点零装与破书,无多行李只区区。可堪腹内隆隆响,为问厨中饭有无。
十年坐卧此山楼,明月清风任去留。黄卷能消终日闷,青灯易感古人愁。
三秋促织催山鸟,几度停梭问斗牛。知是读书人去后,柴门空锁故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