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 其一

竹根雨过石苔斑,钟梵萧然昼掩关。坐爱微凉生碧殿,忽看飞雨失青山。

云分暝色来天外,风捲湖声落树间。最是晚晴堪眺咏,夕阳横抹蓼花湾。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分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
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唐人旧吟处,古殿昼多阴。欲去有馀恋,片云飞碧岑。

云所道人飞锡远,白云犹护旧禅房。向来聚得昆冈玉,长向林中起夜光。

上客离筵未易开,请期先上假山来。林收宿雨回芳苑,水抱晴云映古台。

雅望即须归紫阁,行踪聊尔寄荒苔。舟中好著千秋鉴,一献君王万寿杯。

玉漏沉沉珠露稀,粉梅檀杏歇芳菲。金沙洞口长生殿,万里无云秋月辉。

江南淡荡烟波暖,蒲萄渌涨春江满。
日暮汀洲採白苹,芹芽出水兰心短。
美人去矣隔湘江,谁其赠我明月璫。

夜泊长流下,西风拂岸初。潇潇他树雨,落落此村居。

柝报山更远,窗涵海月虚。农谈萑苇里,秋事竟何如。

天兵自昔下宋时,常州之民皆死之。百年政尔劳生息,一日犹然逢乱离。

妖氛易灭不足数,玉石俱焚良可悲。北门陶家有新冢,子孝亲冤难汝为。

小兜千里至,相见喜还悲。灯火怜今夕,仪容异昔时。

家贫供亿薄,行苦鬼神知。煮粥吾应会,焚须不敢辞。

黄尘走名都,白日触隆景。
云山忽当眼,便自出人境。
翛然蹇驴翁,细路转岩岭。
疏林划空明,一笑得人影。
我家柴墟旁,南望长引领。
烟萝绕茅屋,江月闲渔艇。
栖栖恐无成,题诗聊自省。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丝丝杨柳绊行舠,尽数鱼龙弄晚涛。南畔一声何物笛,紫薇垣外客星高。

乔木森森结绿阴,翠峰深处隐禅林。高僧见鹤坐泉眼,群丑闻鸡息盗心。

春去野花开异品,晓来山鸟弄新音。胜游休便生归计,到此蓬瀛路好寻。

东官昔为客,经岁主予家。对酒谈中夜,看山到日斜。

今秋游岱岳,极浦泛仙槎。芳草王孙路,休兴故国嗟。

身到嬴秦古塞垣,茫茫禹迹故皆存。近来粤客通南货,旧日燕人祭北门。

治极汉唐犹驳杂,功侔禹稷有根源。纪纲法度于何是,归醉床头老瓦盆。

钩帘暝色下松杉,独倚阑干絮语喃。薄醉懒添螺子黛,嫩寒初试杏花衫。

法书大半从人弆,诗草无多且自芟。故事欲查镫未上,好教明月照开函。

大将晓临戎,偏裨夜报功。
自矜文字贵,不重虏尘空。

舟中只望乡关到,瞥见乡关转涕零。破瓦丛中寻古物,颓垣立处觅家庭。

阶前芜草添新绿,门外好山依旧青。世事如棋何足较,闲来且自理残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