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七月火西流,残暑萧然一雨收。手把芙蓉惊欲暮,身如蒲柳不禁秋。
凉风作意侵团扇,斜日多情近小楼。有约南湖将艇子,晚香吹满白蘋洲。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春归风雨一朝尽,昼静园林诸趣嘉。蜻蜓出水群掠蚋,鹎鵊卫巢双趁鸦。
朝回无处不淹留,元夕江干繫去舟。九奏箫韶天上听,千家灯火月中游。
然犀壮志空流水,倚马长才见故丘。佳节谩劳伤往事,百壶堪醉鹔鹴裘。
一百八下西溪钟,一十三度溪花红。是恩是怨无性相,冥祥记里魂朦胧。
眉须如画发高吟,至理清言尽德音。忆雪楼前风雨后,广陵一曲绝于今。
玉魄昏黄罩素魂,縠波潋滟吸香痕。分身自在双涵得,总被空青一镜吞。
门掩松边雨夜灯,门前歧路自崩腾。谁知独夜相思处,曾看庵西瀑布冰。
六月长安热似焚,廛中清趣总输君。买书人散桐阴晚,卧看风行水上文。
山河十二罢纵横,松柏空余哀怨声。莫向穷荒吊秦垒,田家先已筑长城。
杰阁凭临霄汉间,四围松桧锁禅关。频年入户只容月,无处开窗不是山。
久住故应销世虑,暂登亦觉净尘颜。飘然便拟从僧隐,一卷楞严任鬓斑。
叹息真成汗漫游,经春历夏又嗟秋。林居已是能鸣士,顾我宁非不系舟。
江渚出吟聊自适,竹梢清泪浩难收。王孙莫道归来好,芳草天涯恨未休。
转上秦峰扪碧苔,云踪缥缈怅悠哉。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
丽句如佳人,天然出名靓。发艳梨涡娇,吹芳兰气静。
玉镜一泓春,照见桃花影。
雁字频飞不寄人,寒霜微雨度残春。去时曾指红梅约,莫道花前无鬼神。
暮春三月乱花飞,戏折花枝香满衣。不信东风留不住,杜鹃声里暗催归。
夫妇君臣,人之大伦。妇之从夫,犹臣于君。一有急难,均为死节。
庶几大义,不愧臣妾。卓卓贤周,义不忘刘。濒危绐贼,窜身中流。
中流陨命,不但已已。容服整然,死如不死。七日浮尸,溯流而还。
夫故身同,面夫昔颜。以义捐躯,孰不震骇。坟祠像设,孰忍迁改。
几经兵燹,忽焉就荒。有贤诸孙,嘅念弗忘。既修其祠,复饰其像。
澜海之壖,桂圃之上。纂志标题,经两翰林。我言奚似,纪还于今。
薄俗何人,逆臣悖妇。闻风革心,凛然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