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古寺万枝梅,一岁看花得几回。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
还应坏壁馀诗草,只恐荒碑蚀雨苔。凭仗山僧悬木榻,长安倦客且归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窗开双佛塔,水绕数鱼家。酒剩沾邻里,时平买钓车。
童闲唯伴鹤,树老自成槎。枕上关心事,侵晨扫落花。
堂阜曾羁天下才,春秋从此霸图开。当年九合成何事,空使三薰鲍叔来。
白云千里故园心,海上青山辨武林。燕雁度江天渺渺,吴枫接岸日阴阴。
庭前高下碧玉树,秋日奈兹风露何。两度开花君莫问,为渠天近得香多。
浮屠秋独立,千里见氛祲。水阁风长盛,山城日易阴。
赤霞留鹤晚,黄叶住僧深。世事宜高卧,空惭支遁林。
闲云不肯狂驰骋。向晚自来栖峰顶。野人无事也关门,一炷古香焚小鼎。
惊鸟有恨无人省。飞去飞来明月影。夜阑万籁寂中闻,破牖透风微觉冷。
展骥犹穿魏郡花,分符忽指竟陵瓜。行瞻禹迹过三澨,带拥羲文望五华。
春雨蚕桑无旷土,秋风鱼稻满贫家。亦知王政仁为本,莫厌公田饭有沙。
古貌清如雪后松,吟肩瘦似雨馀峰。莫将山上耕云叟,错拟岩前板筑翁。
慧日峰前阁,重来百感增。空存黄面老,不见白头僧。
道偈书犹在,埋铭刻未曾。有诗行已久,何必上传灯。
水石得幽趣,诗书发古香。杜陵开广厦,陆贾艳归装。
夜雨过花径,春风忆草堂。白头相送处,情话最难忘。
状元元在状元留,翰墨香生几度秋。五夜月涵双璧合,三春雷动五纹浮。
蒙开千古传真脉,济普群生并大流。片玉亭前灵窍在,漫将活水觅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