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写真张小峰二首 其二

古貌清如雪后松,吟肩瘦似雨馀峰。莫将山上耕云叟,错拟岩前板筑翁。

(1296—?)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猜你喜欢
悲歌泪湿澹胭脂,闲立风吹金缕衣。
白玉堂东遥见后,令人斗薄画杨妃。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南宫三日仕非轻,湖海归来一草亭。
誉袭芝兰方冉冉,节高松柏独青青。
仁风已播袁宠扇,素尚行须毛玠屏。
岂待期年归报政,人占此地有台星。
欲酬强韵若为才,昨夜归时趁月来。
寂寞后堂初醉起,金盆犹浸数枝梅。

万山环拱祝融尊,紫盖前趋若骏奔。火德中天扶日月,炎方一柱镇乾坤。

久无执贽来侯牧,空有穹碑立庙门。北望中原青一发,凄其四岳正尘昏。

勋业镜成斑,光阴箭能疾。明时贳此翁,不须绳系日。

元日忻晴色,新年只旧心。
故人同客里,乡话自情深。
尽说成都酒,休为楚泽吟。
相逢须痛饮,岁月易侵寻。

寒沙折苇静相依,故国春风早晚归。意外羁栖谁画得?羽毛单薄稻粱微。

古云不朽三,立言与德功。长剑哀国殇,宁论文字雄。

大凡忠义士,赋诗不必工。偶然存著录,片甲窥神龙。

理斋辽左杰,作宰西南邦。死事近廿年,碧血埋蒿蓬。

忽披爱吟草,使我心㤝㤝。当其之官日,取道经蚕丛。

摹写云物趣,意象开鸿濛。与我入蜀诗,太半题相同。

忆昔岁庚寅,持衡策使骢。道途历阻险,头脑惭冬烘。

分校赖群彦,商榷咸虚衷。锁闱匝月馀,相伴灯檠红。

讵料三载后,两贤膏贼锋。一为程大足,一为常西充。

维时金川酋,狼狈敢逞凶。王师申薄伐,兵威盛梯冲。

穷兽骇奔窜,指顾窟穴空。将军失庙算,暗落贼计中。

诱降为内应,间道潜来攻。半夜警风鹤,六军化沙虫。

君实典度支,出内糗糒供。贼来多于蚁,贼去疾如蜂。

与粮俱存亡,义不返顾躬。仓黄昔岭上,臣节遂告终。

死地无生理,飞走路已穷。不死安所之,毅烈齐凡庸。

独异一书生,手未习戈鏦。却当临难际,提刀揕贼胸。

连毙十数人,噀血气犹虹。周苛既慷慨,温序仍从容。

尝闻髫龀时,读书史事通。至明遇吉传,裂眦钦英风。

授命乃素定,大勇填膺腔。非同办仓卒,捐躯但匆匆。

江之水悠悠,岷山高巃嵷。华表鹤不归,云树深千重。

浣花溪水头,有祠曰慰忠。彝典备昭恤,馨香秩祀崇。

武功旋耆定,已筑鲸鲵封。九原目可瞑,神其无怨恫。

同祀廿六人,吴赵皆诗翁。况傍杜陵叟,斯文得正宗。

桤林龙竹边,飒爽寻灵踪。此卷在天壤,姓氏光熊熊。

底须声律求,抗坠歌玲珑。多少谭艺家,泯没随烟雺。

幽居正喜尘嚣远,出谷谁云生事稀。芳草留人清露湿,莺花近眼暖风微。

林间蕉鹿看成梦,海上沙鸥羡息机。信宿话君多感慨,石家金谷野禽飞。

王子能以身施佛,何异生居净梵宫?敝屣视他闲富贵,男儿到此是英雄。

层层麦浪涌春田,小径萦纡谢墅前。夹岸通桥平似掌,沿堤累石亚于肩。

林藏岩洞深逾秀,花带烟云澹倍嫣。最爱流波渺无际,遥汀微露钓鱼船。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此意天长久,不比在人间。
多情客,捧香饵,洁宾筵。殷勤拜舞,乞寿乞富乞团圆。宜与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欢洽,喜气满江山。今夕莫辞醉,后会是来年。
仕宦类商贾,终日常东西。

翠柏屏前竹阑曲,几见毰毸雪衣舞。平生风云万里心,零落湖山一丘土。

江流欲无险,峡势尚未平。峨峨夷陵山,遑肯西南倾。

怒石指上流,力与惊涛争。一折不能御,奋迅催雷霆。

遂令下吴楚,所向皆空明。我思古直躬,抱负每不恒。

艰贞乃隐者,骨鲠惟孤臣。无论事成否,此心皆至诚。

乾坤萃清气,孕秀归精英。鬻拳与正则,安知非降灵。

我欲登兹山,旷览风云生。王事动靡盬,怀古空斯行。

沿回挂帆过,峡口云冥冥。

远树无烟时,前山未云起。
散发临东窗,衣裳半身紫。
双莺衔野蝶,枝上教雏飞。避日花阴语,愁风竹里啼。
须防美人赏,为尔好毛衣。

暝色下崇陵,十里征人蹶。马毛汗作冰,行伴边城月。

醉渴夜不寐,拨火茶烟灭。井深泉味咸,呼僮扫坡雪。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又于相识处,往往见所作诗文,虽不多,亦足以髣髴其为人矣。

  寻常不通书问,怠慢之罪,独可阔略,及足下斩然在疚,亦不能以一字奉慰。舍弟子由至,先蒙惠书,又复懒不即答,顽钝废礼,一至于此,而足下终不弃绝,递中再辱手书,待遇益隆,览之面热汗下也。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譊譊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己,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见不能尽。

  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觉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意。

  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不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