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山挽词 其六

参藩江右寄旬宣,一道清风万口传。底事谗言能乱国,又将书剑下西川。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赪泥墨印几壶醁,将慰穷途阮步兵。一夜临流对明月,举杯愁听雁来声。

淑景因阴苦未韶,峭寒于老不相饶。窃香风韵归梅萼,刻楮工夫到柳条。

万瓦雪消疑夜雨,一溪波涨误春潮。连枝别后儿曹远,赖有吾人慰寂寥。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蕞尔邢侯国,巍然昭义军。
未能为晋重,忽已被梁分。
壤沃连三郡,时移出四君。
苍茫怀古意,群丑谩纷纭。
古人例躬耕,我坐老无断。
勇为梁父吟,已愧杜鹃唤。
幽幽桃华源,尚不知有汉。
妇子彼何为,徒使人意乱。

竹叶杯中醁,金钗坐上春。浅斟低唱境,犹道是粗人。

旷却相随不相识,主翁翻作白头新。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

金粟风流彼一时,尘编犹见虎头痴。五陵埋骨遗山址,二秀消魂记水湄。

南国烟花方旖旎,上都纲纪正迷离。谁将至正夭魔乐,省识开元十二诗。

四海少邻并,况兹东复东。登阶惟鹤迹,挂壁有诗筒。

岂为儿孙计,聊安君子穷。委怀存宋拓,论事据枯桐。

千卷万卷在,两人三人同。快谈当圣代,高咏寄玄穹。

云过一床影,月来诸境空。难容金络马,共老竹编虫。

世界半窗隔,神明寸管通。囊开馀积雪,帘捲渡飞鸿。

稠叠深秋色,浑含太古风。人情轻故旧,天意勘英雄。

览镜添髭白,烧泉扫叶红。浮生只若此,大业在其中。

前往后犹待,隐然抱厥躬。

小楼一角敞雕檐,檐际岚光逼镜奁。生怕秋山来笑我,妆成才敢卷珠帘。

十载饥躯愿未偿,幽居万事任苍苍。胸中浩荡原无物,世上艰难已备尝。

大道有时才足贵,人情非势尽相忘。平生志本殊流俗,且抱遗经水一方。

翩翩毗陵子,浴德璧水涯。十年不入官,藏器以待时。

四海仰明圣,天运转璿玑。遐不共帝臣,之子亦来归。

观光五云里,际会千载期。阳德会光大,阴霭尚朝曦。

时事异厝薪,凤凰亚鸡栖。献璞或见刖,按剑专相疑。

苍苍阳羡峰,微微江月晖。送子归山中,山中多蕨薇。

避乱移家大海隈,楚云湘月首频回。归期实误王孙草,远信虚凭驿使梅。

天地无情时屡改,江山有待我重来。白头哀怨知多少,欲赋惭无庾信才。

烛短光犹白,茶倾火尚红。论心听夜雨,把袂怯春风。

浩浩江湖阔,茫茫宇宙空。茆山明月上,羡杀葛仙翁。

积翠岧峣北斗傍,云开千叠锦屏张。连峰上接中天近,绝巘遥临朔漠长。

雪后烟岚分秀色,春来草木带恩光。太平四海无烽警,不数秦关百二强。

春霖涨合两溪平,雪浪中浮桑柘青。南市唤船撑未到,一番蓑笠满津亭。

十五女儿罗结垂,照水学画双娥眉。长桥桥下弯弯月,偏向侬家照别离。

峰头异角灵毛,涧底锦鳞赪尾。
各各性命一条,都在山僧手里。
今日放开线路,也不妨自驰自骤,
自飞淘沙得金,凿石得玉。
张弓得鸟,掷钓得鱼。
三角牯牛独脚舞,两轮石磨绕空飞。
新生孩子擎铁棒,直上须弥打一槌。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