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铁柱宫闵道士

笋为冠子鹤为衣,铁弊双鞋只欲飞。知白自为天下谷,昏昏默默是玄机。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四年身不到吾庐,底处仍堪话左符。闭阁漫怜公事少,投簪敢说宦情无。

军声早已吞穷寨,使指何时返旧都。故作茅堂开水槛,要知心自在江湖。

东山雅望意雍容,养素璇题振道风。剩贮琴书供啸咏,更新窗户不青红。

数峰吴越登临外,千里江山指顾中。玉碾碧天冷无际,中秋莫放酒杯空。

月标指上自见,珠系衣中可寻。卷去与人遮眼,却来问佛徵心。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

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死,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少时飞将气如腾,老去常思韝上鹰。抽得健儿金镞矢,等閒亲角两三朋。

十日九风雨,一日是层阴。春秋绝少佳日,无地可登临。

不见西来秋色,但诵南华秋水,愁坐怨秋霖。屈指几明月,凝想到如今。

树萧萧,泥滑滑,院沉沉。绿蓑青笠,江上渔父也难禁。

挑尽幢幢灯影,听遍床床屋漏,馀润逼罗衾。泼墨襄阳画,催我短长吟。

楼船横海苦无功,仓卒难乘破浪风。一笑归来春梦醒,江山如画老英雄。

小小园亭书掩关,身闲不用更偷闲。柳绵尽日高低处,春色于人去住间。

已醉更应将酒解,负花须索把诗还。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

白发老翁心似铁,网尽溪鱼犹未歇。船中浑是卖鱼钱,买酒烹鱼醉明月。

去却一,拈却七,
佛祖玄关元不识。百尺竿头掉臂行,
笑指西方日头出。透金圈,
吞栗棘,明眼衲僧没气息。

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

郁郁复苍苍,秋风韵更长。空心应有□,老叶不知霜。
子落生深涧,阴清背夕阳。如逢东岱雨,犹得覆秦王。
云出于山复恋山,至今留住翠屏隐。
片云既被山留住,云自留山我自还。
金堂玉室相掩映,珠帘翠箔谁褰开。
淮源千古贯中州,南北分来九十秋。
欲放此鳞归纵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高门馀庆本光山,不幸流离五代间。
今日太平家可乐,郎君富贵锦衣还。
杜琮一声苍树远,黄鹂三啭落花深。
此甥此舅两风流,翰墨相传不误投。
大似曹溪付衣钵,临池他日看眼钩。
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