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草木杂诗七首 其三 紫竹

新移紫玉干,罗列才十馀。枝叶一何病,意色惨不舒。

旱久土膏燥,抱瓮愁仆夫。虽无樵苏厄,苦欠雨露濡。

我来侣鱼虾,沧溟在阶除。月窗泻水墨,天风韵虚徐。

谁言居无友,此君良不疏。三年为主人,箨孙定纷如。

他时报安否,谁寄青泥书。

朱松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同云接野烟,飞雪暗长天。拂树添梅色,过楼助粉妍。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动身尚懒那堪事,学古无成罢读书。枕上侧眠听语燕,池边小立看游鱼。

叶作筼筜好,蓁蓁也不如。花犹之子在,红正欲归初。

况有檀栾节,看同绿玉疏。彼秾无此美,羡杀武陵渔。

独夜一卷史,上寻千岁间。咄嗟兴废更,俯仰朝市迁。

古人病无闻,愚智矜后先。共乐无穷中,正如朝露然。

向观功名际,自以皆万年。迩来令人悲,蚊蚋过目前。

安得谢浮俗,高举凌九天。捐书以绝学,寄心崆峒仙。

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
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
公真清献游同昔,我匪元公趣异今。
但幸附名镌在石,当坚一介不移心。

毡车轣辘送离鸾,雨泣萧郎路左看。带缚箜篌归去早,手提金缕出来难。

寄书红纸饶千幅,买路明珠用一箪。百计觅将方便在,勿辞良夜犯春寒。

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
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
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
劝郎莫上南高峰,
劝郎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
云雨相催愁杀侬。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近水花如梦,当窗树作屏。玉箫閒一弄,夜气忽吹醒。

衫薄萦香雾,鬟低坠素馨。隔墙谁笑语,扶月悄然听。

秋深夹路起凉烟,步入迁莺别有天。散诞形骸无俗韵,流连笑语得清缘。

摘来篱豆供鲜荚,买到鲈鱼不问筌。一室羲皇真意在,萧骚霜鬓各忘年。

白云不作雨,作雨但霏微。长罨青山路,唯教翠湿衣。

閒居不事事,枕簟信所便。卧形先卧心,心静形晏然。

复壁非不完,加以甃石坚。其如方寸乱,一夕尝屡迁。

荣宠萃一门,宁免百虑煎。虽有水精屏,何由得安眠。

章叶踏谣娘,连臂在榻前。何如山中人,编茅卧山巅。

白云宿檐间,对镜心自捐。我亦遗垢氛,曲肱寄林泉。

兹庵倘寿我,一睡要经年。

十年辛苦唐贤士,千载奇观旧石岩。天籁沉沉山月小,夜深文字与谁谈。

万里独行无弟子,惟赍筇竹与檀龛。
看经更向吴中老,应是山川似剑南。

曷名古灵洞,异迹相流传。穗女占岁稔,石犁蹊人田。

石牛食禾黍,饱向高冈眠。淤泥五仓化,石楼塘中莲。

形影昼不见,斗月扬婵娟。语似燕罔两,物迹犹依然。

无乃好事者,谬悠开其端。久矣然疑蓄,对景费吾言。

云衣欲卸碧天长,清影高寒半出墙。偷取月筛成粉本,山人画谱满回廊。

学古方从仕,投闲遂屏居。声华芸省旧,风采柏台馀。

黄壤归何速,青云志莫舒。推财均室尽,遗子有家书。

别汝真经十五年,瘴南重遇百花天。中间生死谁书札,此地悲欢尽酒筵。

万里河山惊觱篥,一时儿女对烽烟。英雄老去心情改,泪尽高凉洗庙前。

何年梵刹开中宿,石磴跻攀紫翠重。槛外江光回绝壁,尊前云气薄长松。

放歌祇合招黄鹄,说法应知听毒龙。汗漫欲携藜杖去,况从仙侣蹑幽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