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寿山先生人心尽如此图

人心不和平,天下乱未已。谁言治天下,不自人心始。

图中之人盖知此,偶出鸣琴作宰官。作诗作画皆琴理,诗臻清品画逸品。

琴韵泠泠满山水,山虚水深吏归矣。我居君山西,君居君山东;

相去百里近,相隔百年中。百年未满万事变,人心非复君时同。

此时张弦论天下,自非更改难为功。奈何古乐付俗手,一任繁急乖商宫。

题君此图心忡忡,安得瑶琴一曲鸣熏风?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西斋草树颇蒙密,竹暗城头不通日。风晴高柳恰飞绵,花尽黄蜂未成蜜。

北窗也复可怜人,乱离十载空伤神。病对青山疑是梦,眼惊新绿已无春。

羁怀有句喑不吐,终日无言闻鸟语。寒窗窈窕不嫌风,晚色溟濛却宜雨。

穿条隔叶止复啼,白粉画眉金作羽。应为山翁久惯听,听久不知心转苦。

庙堂何日议销兵,携手尚堪归乐土。还我花姑溪上椽,卧听春禽啭桃坞。

不用黄金更筑台,一时倾盖尽奇材。关中岂是穰侯物,浪怕诸侯客子来。

细把南枝看,百花无此奇。
夜深钟月魄,□□□□□。
古树龙其似,寒香蝶不知。
幽兰开亦早,二妙喜同时。
中山天下重,韩公兹镇临。
堂上绘昔贤,阅古以儆今。
牧师六十人,冠剑竦若林。
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彼或所存远,我将所得深。
仁与智可尚,忠与义可钦。
吾爱古贤守,馨德神祇歆。
典法曾弗泥,劝沮良自斟。
跻民在春台,熙熙乐不淫。
耕夫与樵子,饱暖相讴吟。
王道自此始,然后张薰琴。
吾爱古名将,毅若武库森。
其重如山安,其静如渊沉。
有令凛如霜,有谋密如阴。
敌城一朝拔,戎首万里擒。
虎豹卷韬略,鲸鲵投釜鬵。
皇威彻西海,天马来駸駸。
留侯武侯者,将相俱能任。
决胜神所启,受托天所谌。
披开日月光,振起雷霆音。
九关支一柱,万宇覆重衾。
前人何赫赫,后人岂愔愔。
所以作此堂,公意同坚金。
僕思宝元初,叛羌弄千镡。
王师生太平,苦战诚未禁。
赤子餵犬彘,塞翁泪涔涔。
中原固为辱,天子动宸襟。
乃命公与僕,联使御外侵。
历历革前弊,拳拳扫妖祲。
二十四万兵,抚之若青衿。
惟以人占天,不问昂与参。
相彼形胜地,指掌而蹄涔。
复我横山疆,限尔长河浔。
此得喉可扼,彼宜肉就椹。
上前同定策,奸谋俄献琛。
枭巢不忍覆,异日生凶禽。
僕已白发翁,量力欲投簪。
公方青春期,抱道当作霖。
四夷气须夺,百代病可鍼。
河湟议始行,汉唐功必寻。
复令千载下,景仰如高岑。
因赋阅古篇,为公廊庙箴。

岂有高轩客过门,小庭花落自黄昏。黄金尽后余诗债,白祫间来剩酒痕。

文字祇今工作祟,故人几辈待招魂。不知眉黛疗饥否,且著相如犊鼻裈。

额暖装貂鼠,头高作凤凰。珠翠染花香。却嫌人说道,似吴娘。

万死生从狄道回,相门雅意特怜才。老来姜佳心弥辣,难后川椒口又开。

三木生香磁器碎,九成入梦凤弦哀。番儿穹帐休环泣,含笑忠魂到夜台。

空閒佛地许儒居,敢谓行窝且贮书。老子不妨歌十亩,小儿还可就三馀。

西邻机杼不堪劝,东圃耰锄拙未疏。更喜五溪环合处,闭门花柳似村墟。

色韵详看已醉心,任从行下许多金。相邀插带留欢日,郎为亲拴白玉簪。

影薄犹疑翠袖寒,东林日暮忆曾看。渭川千亩谁能写,烟雨空濛千万竿。

一亭围古木,双涧泻清流。行到云山暮,卧闻风雨秋。

客尘何日浣,病渴此时瘳。归去南溪上,轻舟细浪浮。

空山含薄暝,远树带轻烟。何处寻芳迹,钟声落照边。

菊花天气近新霜,节近花须满意黄。
陶令篱边常留宿,朝来满把得幽香。

绣衾不寐愁如织。玉炉烟袅纱窗碧。残月照帘钩。雁声寒带秋。

夜阑人寂寂。何处高楼笛。灯背小屏孤。梦无书也无。

窗锁香斜,径随菊转,小庭不碍幽深。露洗红蕉,分无半点尘侵。

颓阳照醒黄花睡,忽凉云、飞满诗襟。憩苔阴,天也萧闲,境也萧森。

词成三影翻新谱,认笺明粉砑,墨聚烟沉。捧出双声,有人慧比鹦心。

刘郎前度吟魂远,踏秋阴、如梦难寻。瘦愔愔、一叶敲愁,韵度瑶琴。

目望浮山丘,梯云上东岑。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
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沉。
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
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

曾传不死术,采药遍天涯。朱草终难觅,红颜日就衰。

归来秋色好,喜与故人期。未遂飞仙愿,徒深抚世思。

水映行云吐碧,山衔晚照描红。支筇更迟月上,倾倒金樽不空。

客里春光过禁烟,春游好趁雨馀天。大彭馆外青青柳,不唱阳关也可怜。

蒲帛谁云晚见招,自伤白发已萧萧。楼中铁笛留馀韵,肠断廉夫客妇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