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彦平韵赋石外舅短项翁

人生何地逃奇耦,白发转头成宿莽。
百年同尽草一丘,谁见乘槎上牛斗。
不如醉倒三万场。何必龙山岁重九。
先生元是古达人,身外所忻惟有酒。
石交自得短项翁,燕颔鸢肩非我友。
迩来带眼宽绿筠,结喉不造鸳鹭群。
十年孛窣墙下尘,仰面讵识高昆仑。
先生取人略形貌,翁获展尽终不浑。
我欲挽翁归翠微,手栽杞菊如天随。
愿翁醉客莫嫌扰,买山政赋淮南小。
耿镃,字德基,一名元鼎,字时举(《昆山杂咏》卷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间太学生(《中吴纪闻》卷六)。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万里功名路,三生翰墨身。
暮年铜虎重,浮世石羊新。
天地悭豪杰,山川泣吏民。
空传四十诔,竟不识斯人。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樵客相逢悲往事,
林僧闲坐问归期。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
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
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
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
未饶酥点薄,兼妒雪飞斜。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
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夸。
边寒来所阔,今日复明朝。河凌坚通马,胡云缺见雕。
砂中程独泣,乡外隐谁招。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柳条。
须密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
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於我室。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
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篲招邀聿来宇。
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
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
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书长。
夕阳低户水当楼。风烟惨淡秋。乱云飞尽碧山留。寒沙卧海鸥。浑似画,只供愁。相看空泪流。故人如欲问安不。病来今白头。

溟溟复霭霭,极望欲无涯。村远如相合,天低若四垂。

橹声因湿小,塔影被云欺。不但长烟雨,阴晴有间时。

荏苒韶光每自惊,何堪重忆幼时情。纸鸢线弱东风软,竹马镫红夜月明。

惟我驽骀劳策励,有人霄汉逞飞鸣。吴山楚水归来晚,岁月销磨太瘦生。

晦翁曾见叹支离,老死禅门自不知。盖脚遮头论学业,宁忧双眼会潜窥。

马迹车尘不自由,几年才到曲江楼。庙堂勋业归彝鼎,湖海文章寄斗牛。

世路有情人易老,斜阳无语水空流。天风吹乱双吟鬓,又唤荆南花鸟愁。

白马谁家子?翩翩秋隼飞。袖中老蛟鸣,走击秦会之。

事去欲名留,自言臣姓施。二十从军行,三十始来归。

矫首望八荒,功业无可为。将身弭大患,报效或在兹。

岂不知非分,常恐负所期。非干复雠怨,不为酬恩思。

伟哉八尺躯,胆志世所希。惜此博浪气,不遇黄石师。

代天出威福,国柄谁当持?匹夫赫斯怒,时事亦堪悲。

残雪楼台试晚晴。锁香帘幕酿微酲。浅寒灯市有人行。

别院金刀裁白苎,谁家银烛度瑶筝。早春天气已关情。

远水平林翠绕城,秋来风雨动离情。玉泉千尺梧桐树,月下时闻落叶声。

落日太湖上,归舟又碛沙。百年同是客,两寺即为家。

老竹仍多笋,枯藤也自花。何时结茅屋,相伴老烟霞。

琴台一簇压狂澜,流水高山识曲难。欲觅钟期渺何许,乱峰重叠绕盐官。

度帆楼下晚风徐,倦客重来系缆初。古碣犹存资考据,故家无恙尚诗书。

州传善酿偏悭酒,我适临渊却羡鱼。剩有当年残破胆,河干废垒已成墟。

往岁言归计未成,今秋始得挈家行。张衡久有归田愿,王粲知无恋客情。

去日海帆同燕渺,到时江岸与潮平。湖边若果添三径,莫吝双鱼寄远声。

秦吴相接处,远客独来游。
秋尽斗移柄,曙分河隐流。
马嘶残月垒,雁入向阳州。
北望长江在,悠悠波浪愁。
晴峰膏秋容,还骑驻春脚。
长风载之游,清月此旅酌。
眼高天围小,语暖云气薄。
神仙邂逅亲,导客以笙鹤。
秋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公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